第8部分 (第1/4页)

化,清远还年轻,必定能承受好处的。如今清远日臻成熟,脑子也好使,玄明看着也能老怀安慰了。

何妈妈因少夫人听了慧有大师的安排,要宿在寺里,白日里就带着在外等候的管家侍卫众人回陈府取一应物品。质子陈洪恺听见声响,便出了书房,在厅里召见了何妈妈。听何妈妈说了大概,陈洪恺不禁深深歉疚。原来孩子竟然是受了他们夫妻二人思虑所害。虽则慧有大师答应为孩子做什么法会,陈洪恺仍不大相信。只盘问了何妈妈几次关于薛太医看诊的情形。

知道夫人决定宿在寺里,何妈妈还有很多事要准备。陈洪恺就没再多说,吩咐她下去了。

这次到底是要闹得越来越大,事已至此,陈洪恺担心也没有用,只期望真的能有奇迹发生。老天能还他们夫妻一个活蹦乱跳的宝贝女儿,便知足了。

大相国寺里,那个气若游丝的病人终于没有挺过去。薛太医叹了口气道:“薛某已经尽力了。”病人亲属嚎啕大哭,慧有带领在场众僧,为死者念着往生咒。看着那具尚余体温的尸体被缓缓盖上白布,慧有内心叹道:生亦何哀,死亦何苦?

想到那个陈国质子女儿,若是袁梦托身于她,究竟算是生,还是死呢?

——————

PS:今晚有事,两章已发。求收藏求推荐求书评

('。divimage img')。error(function(){this。src = this。src。replace(/http://'^/'+//g; 'http://ps1。txt6/');})

正文 十五、自诩天命

第二日的义诊仍旧人满为患。慧有见此情形,心知绝不能一一满足。遂选派了五名素习医理的僧人在门外筛选,那些平常头疼脑热,擦伤破皮的,一律在寺外简单处理。真有疑难杂症,才发号排队等候。如此一来,真入寺里看得义诊的人,都是最有需要的。

慧有眉头微皱,如今这些人,都是穷苦百姓。便是偶尔有那么几个带孩子来看诊的,也是男孩居多。家中本都不宽裕,女孩的安危远不如传宗接代的男孩来得重要。倘若一直如此,只怕除了西殿等候的那位陈国质子千金,再无一人适合。

慧有满怀心事的回到禅房,揭开琉璃玉盘,顿时大吃一惊。原来那食指大小的指骨舍利,一夜之间,竟然缩小到只有蚕豆大小。袁梦也早觉察到不妥,见慧有开盖,颤声问道:“大师,这是怎么了?大师曾说可护我三十日周全,如今还不到十天……”神情十分紧张。

慧有也忧心忡忡道:“我也不明究竟。看来不是我高估舍利的功效,就是低估了袁姑娘的来历。我本不愿深解你的身世,只怕自己越陷越深,但是一旦要走下一步,贫僧就是参与了此事,担着责任。盼袁姑娘实情相告才好。”

袁梦一时哑口无言。该怎么说才好?实情相告?依自己对慧有的了解,一旦他知道自己来自后世,定会十分惊恐,生怕自己会改变历史,干扰了他所畏惧的“天机”。若不说实情,总要编个自圆其说的理由才行。一时想到,如今历史走向已经跟自己所知不同了,那么……索性编个大道理,震住这老和尚再说。

袁梦沉声道:“事已至此,我就实情相告。大师所知,不可对任何人提起,否则,大相国寺与大师均无善果!”

慧有正色道:“贫僧谨记!”

袁梦开始编剧:“华夏自古以来,均以汉人为正统,虽经数次动乱,异族兴起,均被汉人同化。奈何一饮一啄,均是前缘已定。盛极必衰,也是历史必然。北宋覆灭之后,本应金国与南宋隔大江对峙。然后元蒙兴起,覆灭金国,继而席卷中华至西域广袤大地,乃至更远的地方。此是一场绝大造化,非人力所能阻止。”

慧有听得脸色苍白道:“那岂不是华夏之邦要落入异族统治?”

袁梦道:“既对又不对,元蒙兴起于华夏北方,虽是塞外,但自古以来就有犬戎,匈奴,渤海,契丹等各族部落建国。既与中原帝国征战不休,又时而与华夏文明互通有无。虽然彼与我汉人风俗礼仪文字语言皆大相径庭,但自古以来,他们就是生活在这方土地之上。若大师跳脱自己的汉人身份,倒是可以想想,凭什么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能威服四夷。而这些草原上的民族,就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呢?”

慧有一时冷汗淋淋,无言以对。

袁梦这才接着道:“如今形势已变,元蒙提早兴起,引得金国警觉,提前北归,双方胶着。华夏才有了喘息之机,只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