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部分 (第1/4页)

无相看出窦铭不是绣花枕头,对于窦铭的观感也好了许多,便伸手一引道:“窦将军,请”

窦铭见到众人尊重自己,心中也是高兴,他也不做客套,与无相一起回到了屋里。

悟空跟清瑜一道跟来进来,清瑜亲手把盏,为在座之人添上香茗。

窦铭喝了一口,便放下道:“不知无相住持对如今天下的形势怎么看?”

无相有些不明所以,摇头道:“贫僧两耳不闻窗外事。不足为将军道也。”

窦铭听了摇摇头道:“感应寺又不是一般的佛寺,无相住持应该比我还清楚。陈国的兴衰与感应寺息息相关,大师怎能置身于事外?如今天下纷纭四起,窦某这次离开延州,也是太子殿下一番提点,预备奔赴边疆,为国效力。我知道感应寺中精英辈出,昔年有十三棍僧救唐王的美传,不知大师是否也愿意遴选精英后辈随我一道上战场呢?”

无相一愣,这才反应过来,窦铭这是早有计算,打起寺里武僧的主意。

无相看了悟空一眼,摇头道:“窦将军此言差矣。感应寺虽是陈国宗庙,说到底却还是个佛寺。寺中僧众练习武艺,也是为了自保强身,与窦将军练的这种杀伤之艺不可同类而语。和尚怀的是慈悲渡世之心,怎可上阵杀敌?”

窦铭却不放过,继续道:“若是对奸恶之徒慈悲,就是对无辜之人残忍。为了保护陈国无辜的百姓,感应寺的武僧上阵也是一种大慈大悲。大师还请三思”

无相依然不肯:“佛曰众生平等,我辈所学,便是教化恶人回头是岸,却不能夺其性命。此事关系到我们的信仰,绝不能违。”

窦铭见无相死都不肯松口,只得退而求其次道:“太子有意请几位师傅到京城传法,此事住持不能推辞吧?”

无相想了想道:“京城昭觉寺也是禅林大宗,自前朝起便是高僧辈出。成都城中信众也多,实在无须我等前去弘法。感应寺地位虽然尊崇,人数却是不多,就是想去,也是有心无力,抽不出人手。”

窦铭见无相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干脆挑明了道:“太子作为储君,乃是陈国未来的希望。如今时局动荡,我担心恐有不臣之事,想请住持派些精英去京城保护太子。这是感应寺份内之事,住持要是再推辞,窦某可就不能苟同了。”

窦铭这话说得很重,无相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这里头到底有什么内情。太子住在东宫,侍卫如云,何须几个和尚去保护?只是这么一大顶帽子压下来,无相却也不好拒绝。

清瑜一直在旁静听。窦铭的要求表面上合理,仔细一想,却漏洞百出。京城到底出了什么事?窦铭出山……拉感应寺下水……时局动荡……莫非是……

清瑜眼皮一跳,眼睛死死盯住窦铭。

正文 二百八十二、有朋远来

二百八十二、有朋远来

窦铭感觉到清瑜的眼神变化,低头看了一下这位小皇女。

清瑜连忙将头偏过,她心中猜测却不能宣诸于口。窦铭是太子的伴当,是太子处心积虑培养的羽翼。现如今父王也没有轻举妄动,自己千万不能露出什么痕迹。

窦铭见无相踌躇不语,已经失去了耐性。他起身道:“窦某言尽于此,还请住持仔细斟酌人选。不出半月,新任护陵将军便要到任。到时窦某人交接完毕,便要启程回京。”

无相虽然心中不愿,却也不想因此得罪了储君,只得叹息道:“悟空是戒律堂执掌,不能离开。我便遴选八个三代弟子随将军北上。只是还请将军转告太子殿下,感应寺百年来都不干预政事,这些弟子人微言轻,只是为太子护驾,其余之事,请恕感应寺不便过问。”

窦铭只为太子下令,将感应寺绑在自己这方势力的战车上,倒没有寄希望这群和尚能干预朝廷政事。无相既然已经松口,窦铭便点头微笑道:“多谢住持。住持只管放心,太子乃是国之重器,对于感应寺的底细也深知,不会为难众位师傅的。时候不早,窦某打搅已久,先行告辞”

无相点了点头,悟空便起身代送。清瑜看着窦铭远去的背影,陷入了沉思。

无相叹了一口气,转头看到清瑜出神,便问道:“这件事护法怎么看?”

清瑜心底盘算了片刻,也不瞒着无相,低声道:“恐怕朝堂上会有大变动了。”

无相皱了皱眉头,无奈道:“我们感应寺虽不问政事,有些事情还是略有所闻。巴王与太子针锋相对,已经有些年头了。如今太子这番动作,是到了摊牌的时候?圣上擅于平衡之道,应该不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