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部分 (第1/4页)

一块儿长大,我当你是亲妹妹一般。现在我的安排,你就踏实接受便是。等我找人问了韩公子的意思,就尽早为你打算。”

帘红做梦也想不到她那份身契竟然早就被清瑜毁了,一想到从今往后可以挺胸抬头做个堂堂正正的人,再也不用心中自苦是个奴才。帘红百感交集,顿时哭成了个泪人。

清瑜拍拍帘红的肩膀,安慰道:“不许哭了。待会你还要陪我接泽祥他们呢,弄成这样像什么样子?我叫人打水进来,帮你梳洗梳洗吧。”

帘红忙道:“怎么敢劳动公主?我自己去,公主稍坐,奴婢去去就来。”

清瑜见帘红脸上梨花带雨,但精气神却极好,知道这丫头心结已去。也替她高兴。

帘红去后,清瑜一人走到窗边,微微叹了一口气。帘红将来会有好归宿,但是纱碧呢?这两年,清瑜拜托了陇南的保靖侯,也给襄阳的周景渊去了信,加上自己组织的商队,多方打听,仍然没有纱碧的下落。清瑜每每思及,都觉得怅然。若是纱碧小小年纪便香消玉殒,清瑜这一辈子都不得心安。

就在清瑜愣神的时候,忽然窗外传来一声轻微的响动。清瑜这些年来虽然没有花心思练功,但多年的基础还在。一下子便反应过来,清瑜立即抽身后退,从袖子里抽出随身短剑,轻喝道:“什么人?”

窗外头来人微微一顿,这才轻声道:“小姐,是我!”

清瑜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几乎怀疑自己是日思夜想,犯了魔怔。清瑜颤声问道:“你是纱……碧?”

窗外一个绿衣女子探头进来,露出脸上一对酒窝,不是纱碧又是谁?虽然时隔多年,纱碧已经长大了不少,但清瑜多年与她朝夕相对,又怎会认错?清瑜立刻惊喜交加的冲到窗前,伸手拉住纱碧,道:“进来说话!你怎么爬窗户进来?”

纱碧**一伸,轻飘飘的跳进了屋子。浑似一个调皮的邻家小妹。她拉着清瑜的手,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了清瑜一番,这才道:“小姐别来无恙?纱碧想死你了!”

清瑜见纱碧衣衫齐整,耳边腕上都戴了宝石,不像是生活拮据。心中微微放心。她红着眼眶问道:“这些年你去了哪里?怎么也不捎个信给我?我还担心……”

纱碧替清瑜拭去泪水,满怀歉意的道:“说来话长。我也是刚刚能随意走动,恰好大师姐要去宋国,我央求她带了我一道南下。这才有机会重回故土。我找人打听才知小姐封了公主,如今在巴州。因担心身份不便,给小姐添麻烦,我潜入巴州两日,也不敢贸然上门。今儿好不容易瞅见这个机会,才唐突的从窗户外头翻进来与小姐相见。”

清瑜越听越不明白,忙拉纱碧坐下,问道:“到底怎么回事?又是师姐又是异国的,把我都听糊涂了。”

纱碧微微叹了一口气,这才向清瑜说起这些年她的经历。原来纱碧被蒙古人掳去了之后,因为投了国师撒难的缘法,被他半路收为徒弟。可是后来贪念难除的撒难折返到巴州抢夺佛宝,便再也没有回去。纱碧却被那帮蒙古人一路带出了关外,交给了撒难三个女弟子。纱碧这三位师姐夕阳儿、明月儿、寒星儿都是拜火教的圣女,几人修为虽不到乃师撒难的境界,却也是塞外一等一的高手。因撒难迟迟不归,三圣女只得代师传艺,教授纱碧功夫。后来撒难与寒山大师同归于尽的传闻传回大漠,三圣女这才大惊失色。她们没有撒难的江湖经验丰富,不敢贸贸然南下报仇。直到月前大师姐夕阳儿炼成神功出关,三姐妹一商量,这才决定让三圣女中武功最高的夕阳儿去宋国挑战寒山寺。明月儿代替撒难出任蒙古国师,寒星儿重回西域掌管拜火教。而纱碧经过数年的历练,渐渐让三圣女去了疑心,加上纱碧本是汉人,夕阳儿南下需要向导,就带了她一道入关南来。纱碧心念故国,担心清瑜,趁着大师姐要去南宋收集消息,便求了师姐允许她回陈国看看。这才出现了今日一幕。

清瑜这才知道小小年纪的纱碧这些年经历了什么。虽然纱碧对于自己在蒙古的生活只轻描淡写说了几句,可是清瑜清楚,作为一个汉人,一个刚入师门便死了师傅,孤苦无依的少女来说,纱碧经受的苦难与猜忌是难以想象的。

清瑜握住纱碧的手,安慰道:“现在好了,你回来便再也不要去了。留在我身边也行,改名换姓过普通人的生活也行。有什么事我帮你扛下来。你不要瞻前顾后,怕东怕西,如今我好歹也是公主。又远离京城,想要收藏个把人绝对没有问题。”

纱碧迟疑了片刻,方才摇头道:“小姐,恐怕纱碧要辜负您的美意了。我想回师门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