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 (第1/4页)

慕容夜得到消息,自然心急如焚,禀明太后之后,亲自过去查看一番,确定齐烨所言不虚,恐怕决堤就在这几日,淮河两岸数以千计的百姓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必须立刻想办法挽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太后闻之自然心急如焚,这日早朝,即将此事告之群臣,看他们有何良策。

慕容耀心中有数,也知道慕容夜一直在暗中查修建堤坝偷工减料之事,如今见此事竟拿到朝堂上来,他心中有鬼,语气就相当地不善,“五弟,你是不是把事情看的太严重了?淮河堤坝一向都没有问题,区区一点雨水,怎么可能说决堤就决堤,你太小题大做了!”

慕容夜冷声道,“三哥有所不知,我亲自前往查看,淮河堤坝确实面临决堤,情况危急,半点也大意不得。”

“决堤?”慕容耀不屑地冷笑,“这么多年了,淮河从来没有决堤过,怎么到了五弟嘴里,就如此不堪一击,你有意夸大其辞,到底是何居心!”

慕容夜气的脸色发白,“我是何居心?淮河两岸子民数以千计,一旦决堤,就是数千条人命,三哥说我是什么居心?”好个三哥,明明是你暗中动了手脚,才使得淮河堤坝问题重重,居然还有脸来质问我!

眼见他兄弟两个要当堂吵起来,太后颇为不悦,“哀家是要你们想办法解决淮河之事,而不是让你们起内讧的!耀儿,夜儿亲自去过江淮郡,事情不会有错,你还怀疑什么?不然你先说说,此事该如何解决?”

“……”慕容耀一时无语,太后明显是在向着慕容夜,他又不是听不出来,而且他从来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能有什么办法?“母后,儿臣以为……只要加固堤坝,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这雨说不定就快停了,不必大惊小怪。”

太后沉着脸没言语,明显是相当不满意。慕容耀根本没把子民的死活放在心上,如此的轻描淡写,看来是一心只想着自己脱身,其他的都不干他的事了,是不是?

第一百五十九回

慕容夜冷哼一声,道,“三哥还真是乐观,我说过我已亲自前往看过,如今淮河水位持续暴涨中,堤坝不断有裂缝出现,何况雨势太大,根本就无法加固,三哥这话,等于没说。”

你——慕容耀差点气炸了肺:混蛋慕容夜,非要跟我做对是不是?什么叫我这话等于没说,合着我说的都是废话,你说的就都是金玉良言是不是?“好,那五弟有什么高见,不妨说出来听听,让众位大人也给品评品评。”

群臣也不是第一次见他们兄弟针锋相对,再说这淮河堤坝这件事,朝中有依附于慕容耀的官员,也没少拿好处,在这种敏感的时候,他们为免惹祸上身,自然是多看少说,免得事情暴露,他们就是死罪一条。

太后对慕容耀的冷嘲热讽显然相当不满,看了他一眼,对慕容夜道,“夜儿,你不必有什么顾虑,说说你的看法。”

“是,母后,”慕容夜向她施了一礼,这才道,“既然堤坝暂时无法修建,为免不必要的伤亡,儿臣以为,淮河两岸的子民应暂时迁往别处,以躲过此次劫难。”

迁往别处?群臣“轰”的一下开始议论,这听起来是不错,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好几千人呢,这外面大雨倾盆的,一时之间,要往哪里安置?再说,偶凡普通百姓,都把自己的家乡土地看的比命还重,这淮河堤坝不是还没塌吗,你叫他们搬,他们未必肯走,这又是一桩麻烦。

太后沉吟着,“这……虽然可以保江淮子民性命,可他们若是不肯搬,又当如何?”她毕竟随慕容俊临朝这么久,对于一些事情不必旁人提点,也能看的透彻。方法固然是好,可如果到时候堤坝没塌,必将引来子民对朝廷的不满,还有可能白白引起一场恐慌,后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慕容夜断然道,“儿臣明白母后的顾虑,不过为了江淮子民的性命,这种事当然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堤坝能保住,皆大欢喜。否则,若当真决堤,子民又不曾搬走,将会哀鸿遍野,那样的结果绝非母后愿意看到的,是吗?”

太后下意识地点头,那是自然,不过……她看向群臣,“众卿家以为如何?”

群臣面面相觑,都觉得慕容夜此举有些小题大做了,就算淮河堤坝当真裂开一些口子,可这雨说不定就会停了,哪那么容易就决堤了?这般劳师动众地让百姓迁离,人家还未必领情,到时候再什么事都没有,白折腾这一回,犯得着吗?

不过,既然太后和慕容夜都决定的事,他们最后又不必担责任,所以也都顺着他们的话,赞成让淮河两岸的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