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 (第1/4页)

当日晚上,兰芮被老太太留在劲松居,第二天一早,秦妈妈送她去三山庵。

三山庵原来的庵主云游未归,而兰英莲又还俗上了战场,庵堂中没有别的姑子在。

秦妈妈留下服侍她。

兰芮笑笑,没阻止。可以服侍她的人很多,玉桂霜降绿枝……哪一个都可以,再不济,还有那么多做粗活的婆子,根本轮不着秦妈妈亲力亲为。秦妈妈这是要看着她呢。

兰芮走后,老太太下令闭门谢客,除了采买上的少数几人,任何人都不能出门。

永宁宫中,贤妃斜倚在贵妃榻上,虽已经是三月,她身上还裹着厚厚的裘皮被子。

贵妃榻旁立着的木姑姑,端着药碗,轻声劝她喝药。

贤妃望着帐顶,只是不理。

“不喝药,病如何能好?”洪亮的声音从寝殿门口传来。

贤妃和木姑姑同时抬头,贤妃木然的挣扎着起身,两侧的小宫女忙上前搀扶。

而木姑姑则掩饰不住眼里的惊喜。自吴王的信从西南送回,贤妃娘娘就病倒了,要是从前,皇上肯定是下朝之后就会过来探病,可这一次,皇上整整二十日没有踏足永宁宫。

几人一同拜下。

景阳帝缓步走近,低头看着贤妃,许久,才道:“都起来吧。”

贤妃起身时,身体晃了两下,一双手稳稳的将她扶住,“将药碗给朕。”

木姑姑赶紧将药碗递上,然后摆摆手,和寝殿中的一众宫女蹑手蹑脚的退到门外。

“喝了吧。”景阳帝将药碗递给贤妃,“朕记得小时候不想吃药时,你就会说,良药苦口,只有吃了药病才会好。”

小时候……他还记得小时候的事情……

贤妃接过药,颦着眉头一饮而尽。

景阳帝在贵妃榻上坐下,拍拍身旁的锦褥:“过来坐。”

贤妃站着未动:“臣妾病着,怕将病气传给皇上。”

景阳帝看着她:“上次你也见过兰家的那位三小姐,你觉的她怎么样?”

贤妃惊讶的抬头:“皇上的意思是……”

景阳帝说:“朕想成全善思。”

贤妃迅速将景阳帝的话在脑中过了下。

皇上说的是“成全”……

她慌忙跪下:“皇上明鉴,一切都是巧合,善思绝没有存任何非分之想。”

“朕还没有老迈昏庸,知道如何分辨是非要不是想看看他们的丑态,朕也不至于等到现在才着手处理这事。”景阳帝双目喷火,隔了许久,他又才说,“兰家将三小姐送去了三山庵,而兰将军将那把玉剑送回来了。”

贤妃从小就在景阳帝身边,她知道景阳帝口中的玉剑指的是什么。先帝驾崩,太后扶着毫无根基的景阳帝上位,那时候朝中纷争不断,北疆鞑子趁机扰边。景阳帝御驾亲征,才到大同就被鞑子围困,是兰英莲救了御驾,那柄寸长的玉剑就是那时赏给兰英莲的。

贤妃明白,此时兰英莲将玉剑呈给皇上,是想让皇上给兰家一个恩典。

景阳帝又说:“兰将军说想将兰三小姐过继到自己名下,也就是过继到鲁家。”

这些贤妃早已从吴王送回的信中得知。

兰三小姐变成鲁大小姐,不足以安皇上的心,却能表明态度——兰家不会插手储位纷争,也是这样,皇上才会同意这门亲事。

贤妃迟疑着开口:“当初太后替卫王殿下求娶兰三小姐,皇上曾说兰三小姐顽劣,不适合做王妃……此时若是为兰三小姐指婚,只怕会让人诟病……”

景阳帝冷冷一笑:“朕只是被逼无奈才应允的,他们敢说什么”顿了顿,放缓语气,“你好好养病,不要胡思乱想,朕心里有数。”说罢大步出门。

贤妃曲身行礼,等脚步声完全消失,她重新躺回贵妃榻上,细细思考着。

以皇上的睿智,他不可能看不透,兰家的那些赫赫战功,有一半是兰英莲挣回来的,即便兰三小姐变成鲁大小姐,她背后的兰英莲同样不容忽视……

可皇上却同意了。

看似无奈,其实是圣意如此。

如此看来,皇上心中是赞成善思与兰家联姻的。

要不是这样,任何人做任何事,皇上也不会为之所动的。

卫王便是例子。

三山庵清雅幽静,若是短住,兰芮倒是觉的很不错,若是一辈子住在这里……还是有些孤寂。

她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她要做出清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