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1/4页)

买。又去米铺买了五斤白面,五斤新米、五斤隔年米。

买了东西赶回来,已接近巳时,一家四口开始忙活。温氏用暖水洗了骨头和猪肉,放水炖锅骨汤,把猪肉切成细小薄片。阿旺把新旧米掺和着淘米,淘米水留着给浇菜。小树、好儿则到菜园里摘了二十棵生菜掰瓣、清洗,太大张菜叶就再掰成两三段。阿旺淘好米下锅,往灶里再添几根柴,也过来一起洗菜。

这时候,常老太太带着儿子儿媳孙子过来了,原来他们是想过早点帮忙的。温氏手上都是油腻,忙叫阿旺从堂屋搬椅凳到院里请坐,又让阿旺给端上烧热的开水。

今天微微有风,但晴空万里,冬阳高照,比在屋里暖和得多。蒙氏和江氏各自带着幼儿坐下闲聊。常老太太看仨娃儿的手冻得通红,尤其是最小的好儿,就有些怜惜,看旁边还有萝卜白菜没洗,立即过来道:“哎呦,瞧这小手冻得,快擦干手到厨房去烤烤暖,剩下的让你欢叔乐叔来洗。”

阿旺的手也冻,但他更心疼小树和好儿,先前是人手缺,如今常家来帮忙,他就顺着常奶奶的话,将弟妹撵去厨房帮看火。常老太太笑道:“小娃儿一边玩去,我来烧火,还能跟慧娘唠嗑唠嗑。”

一直没吭声的六儿就笑嘻嘻道:“就是,听我奶奶的话,跟我们去玩呗。”

常乐挽了袖子,端过小板凳道:“去玩吧,这些菜管保洗得干干净净。”

“谢谢乐叔叔,谢谢欢叔叔。”好儿站起身,甜甜地道了谢,拉上阿旺和小树,说要带四儿和六儿逛自家院子。

“我们家前院,这块种瓜菜,果树种在这些地方…那些是给种花的。”好儿走在前头,做起了解说员。转完前院到后院,茅厕建在后院一角,另有一排鸡舍,一排猪舍,给以后养鸡养猪用。用石头做标记的空地,是要种树成荫的。

一堵长墙将另一个大院子隔开来,中间开了道大门,走进去,只见院子呈长方形,真是又大又宽,里面空荡荡什么都没有。四儿问道:“好儿,这个院子你们家又做什么用?”

好儿道:“这个是我们家以后的菜园、果园。什么季节卖什么菜、什么果,我们就种什么卖。”

四儿奇道:“你们家光种这些,不种田吗?”

“我们家不是女人就是小孩,种田吃不消。”好儿很老成地说道。

根据东唐的税收政策,如果哪家不种田,那么种菜种果树也要缴纳税,但比种田略轻一点。而填饱肚子不挨饿,是最底层人民的最基本生存需求。

因此,虽然种菜轻省,却大多卖不上价,除非像好儿家这样,没有一个主劳力又拖儿带女,否则都是选择种田,等到稻麦一割收,除去上缴的六成粮产,还有四成余留自家吃。家庭人口少的,又遇上丰收年的,就会留部分口粮,将小部分卖了换钱,再买别的生活必需品。

六儿问道:“那你们家要种什么果树?”

“我们家要种桃子、梨子、李子、橄榄、竹笋、板栗、番桃子、白龙果…要种好多好多的果树。”好儿一边想一边说道。她还可以说更多的出来,玉千妆空间里可有不少种子和果树苗,但她还没完全弄清楚这朝代没有哪些水果,因此就不敢全说,甚至还把竹笋橄榄都放进去,这样也符合一个四五岁小女孩的认知。

“板栗是什么?还有白龙果是什么果?好吃吗?”六儿好奇地问道,这些他都没听说过。

“板栗就是板栗,白龙果就是白龙果啊。”好儿的解释,引来六儿的更加困惑,四儿翻个白眼,阿旺看着天真可爱的妹妹,忽然想笑。

这天温家异常热闹,全村二十多户人家都来了,有的是夫妇一起来,有的是一个大人带着一个孩子,也有的是就来一个大人。温氏安排村长、里正、三位村老及常家父子仨坐上席。贺席一共摆了四桌,其中大人三桌,小孩一桌。

席上六菜一汤,萝卜骨头汤、蒜炒腊肉片、胡萝卜炒肉丝、葱炒鸡蛋、素炒白菜、素炒豆芽,一个辣白菜。一盆白面小馒头,上桌时特意说明,每桌每人两只。主食则是一大桶炒饭,里面拌了切得细碎的萝卜丁、肉末、葱末,用生菜来包饭吃。

来贺喜的村民们大多洋溢着笑脸,那是发自内心的高兴,这样的席面,在乡下而言,尤其对一户迁来的且没有男主人的家庭来说,能拿得出、舍得拿出这样的席面宴客,说明这家人大方得体、亲邻睦里,是户好人家。

更何况,起房那些天,但凡来干活的人,无不出口夸赞温氏做得一手好菜,大家伙见天里吃的白菜萝卜,已经吃得淡然无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