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 (第1/4页)

再次落座的宋氏看她眼眉秀丽,和煦的笑意略显俏皮;眼底不由涌出熟稔的温和,声音却低下去,有抹娇羞的表达:“其实妾身当时一听圣旨,就懵了……”

是太高兴了吧?

溶月心中作猜,脸上不由笑的促狭。宋氏被她识破,越发红了脸,羞赧道:“还是父亲跟妾身说,皇上是断然不会开这样的先例。就猜着,这事许是皇后娘娘求了皇上?尤其先前,皇上一直住在别院……”

好像皇帝是为了她才住在别院似的;溶月听着这话,觉得别扭;打断她插话道:

“自从上次见你之后,我就在想这事。后来刚好有个机会,就和皇上说了。”

想了想,溶月还是决定告诉宋氏当时的情况;“……所以,我对皇上说,兄长更会对君上感恩戴德。”

宋氏眼神微愣,旋即会意,当即表态;“父亲也是如此说,还专门写了信给相公,叮嘱相公铭记皇恩浩大。等妾身见到相公,妾身一定把这些都告诉相公。”

宋氏很聪明!

溶月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什么时候走?”

“正月初六,衡之要娶亲。父亲说,正月十五以后再走。”

司徒济庶子娶了媳妇,也能帮衬支撑门庭。

“衡之现在还在国子监读书?”

“是,他对律学法令很感兴趣。”

溶月点头,“我记得,你说他娶的小姐是礼部祭酒何大人的女儿?不知性情人品如何?你可见过?”

“何家是诗书人家,祖上前后出过十多位进士,何家家风严谨。何小姐,妾身曾见过一回,到也是知书达理的性子。”

溶月略微颔首,心里却暗作思忖;何家嫡次女嫁给司徒家庶次子,看来这何家心思也活。希望如宋氏所言,行事稳健,不要急利冒进才好。

“你回去告诉父亲,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宋氏看溶月面有正色,诧愕片刻,立即应是。

溶月点头,转开话题;“孩子呢?带不带走?”

宋氏目光黯去;“父亲说,让妾身带着妞儿,澄儿留下。”

妻子走了,却留下长子,这也算是给皇帝的示态。司徒济的考虑,到也必要。但作为母亲,宋氏必然心有不舍。

溶月安慰她;“你放心去,澄儿那里,我会留意照顾。正好你回去跟家里商量商量。既然澄儿要留下,我想让他去做大皇子的伴读。”

给皇子伴读,这是殊荣,但也会受委屈、有惊险。

宋氏很惊喜,也更矛盾。

溶月看她神色一时有些愣怔游离,轻笑道:“这事不急,你回去和父亲说说,回头再和兄长商量。”

她转题说起另外桩事;“我和长公主还有明亲王妃一起筹备、在办善堂,我们每人捐献固定的钱物出来,主要是扶济孤残妇孺老幼。我想着你去西南,那边物产丰富,经济富庶。不妨你在那边也操办一个分堂。只是这称呼,对外一律都打长公主的名号。”

溶月略略犹豫,坦言道:“这是吃苦受累的事……但你就当是为儿孙积德行善。”

公公总教导相公,司徒家虽显赫,但树大招风,切记张狂。公公为了司徒家,选择激流勇退。皇后的小姑更是独居别院……宋氏脑筋迅速开转,长公主一己之力,救助流民乞丐近千人,让他们安家落户。最近,听说还在捐资筹建开善堂。

如今京城到处盛传长公主和明亲王妃的贤名。皇后娘娘暗存幕后,不仅乐见其成,还要求自己也如此……为了儿孙,皇后已考虑让澄儿做皇子伴读,这事可大可小,皇后竟能夸下海口。

莫非小姑就一定有把握,让皇上同意?

可是,自己和相公的团聚,确实是她说服了皇上……宋氏心中一震;莫非真的如公公所说,皇上对皇后渐起宠爱!

想到这里,宋氏眼睛不由又落在温暖如春的暖阁,正墙上挂着一副名为天上人间的墨宝,那是前朝古迹。她认得此画,它曾是她的祖母昭德公主出嫁时的陪嫁,听说价值连城。祖母爱画成痴,对它珍爱非常。

而今却挂在皇后这里!

除了皇上,她想不出谁能有本事能从祖母那里得来。

思想到此,宋氏心中刮起阵阵欣喜的激动。女人的直觉不需更多的理由。她不再迟疑,立刻笑颜如花的点头;

“妾身听皇后娘娘差遣。”

***……***……***

【本章结束】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