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 (第1/4页)

钟天政一旦要算计某一个人。实在是花样百出。有得是办法,姚华到了邺州就与他相识,并且引为知己,十九就是出于钟天政的有意安排。

不过这点事情文笙无需回头再去求钟天政,她有自己的办法。

她路过一家卖文房四宝的店铺,进去买了纸笔,就借着铺子里的墨和砚台,画了一幅画。

画的是姚华在寒兰会上击鼓对敌的画像。

店铺掌柜的是个实货之人。在旁看着啧啧称赞,直叫文笙把画留在铺子里。他负责给卖个好价钱。

文笙婉拒了,在旁等着晾干了画,方才卷起来拿好,离开了那间店铺。

接下来,她需得找一个有可能认识姚华的人。

谁能帮她这个忙呢?

文笙在路上踟蹰半晌,转而去了西街的平安胡同。

钟天政昨天抓回去的许老二就在这附近住,不过文笙不是去许家,她从一个“百事通”那里得知,纪南棠纪将军在京里有个落脚的地方,就是在这个胡同里。

大梁这么多达官贵人,文笙现在唯一信得过的只有纪将军。

她与纪南棠从未见过面。

之前有将军府录事李曹推荐,文笙觉着李曹肯定把她的情况同纪南棠说起过。

可惜纪将军现在东海御敌,不在京里,不过既然这边他留有落脚的地方,必定有专人留守,而且这个人负责打点京中事务,需得是像李曹那样的既忠心又能干的手下才行。

文笙很顺利就找到了地方。

纪府门上有几个兵士守着,文笙上前送上拜帖,说是想见一见府上管事的人。

文笙打扮成一副富家子弟的模样,几个兵士互望一眼,请她稍等,其中一个拿着拜帖进去禀报。

停了一会儿,那人出来,瓮声瓮气道:“大人有请,跟我来吧。”

大人?哪一位大人?

文笙一头雾水跟着那人进去。

反正肯定不会是纪南棠悄悄回京,否则兵士们当会称呼“我家将军”,看来此地留守的,竟是一位有品阶的军官。

宅子不大,进门转过照壁,整个院落便一览无余。

别人家都栽花种草,修假山池塘,纪将军的这宅院里竟然搭了架子种瓜种菜。大冬天瓜藤都枯了,架子底下还栽了两垄大葱。

文笙还待细看,就听迎面脚步声响,有人笑道:“哈哈,真是稀客。元朴,你来,我介绍我们离水的女才子给你认识。”

文笙吃了一惊,随即大喜过望,叫道:“李录事!”

对面当先迎来这人可不正是李曹!

没想到竟会在这里遇上,李曹何时进京来了?

算起来两人可有快一年没见了。

李曹身后跟了个文士打扮的中年人,一身青色布袍,穿戴十分朴素,接着李曹的话笑道:“快算了吧,我记得你祖籍江朔,什么时候变成离水人了?休要和顾姑娘套近乎。”说话间含笑冲文笙点了点头,态度十分亲切随意。

李曹“哈”地一声笑,指了文笙得意地道:“你不知道吧,顾姑娘外祖父家也姓李,我和他舅舅李荣兄弟相称,相交甚笃。”

说完了这话,才介绍那文士:“这位,就是我家将军留在京里的智囊杜元朴。”

文笙先谢过了李曹这一年来对外祖父家的关照,又同杜元朴见礼。既是纪将军留在京里的管事,应该会有官职,只不知是几品官。文笙尊敬地称呼对方杜先生。

杜元朴含笑自谦:“别叫我智囊,你在离水还有事可做,我在京里可是闲了一年,每日里只好种种菜,浇浇园。难得顾姑娘上门,快请进去坐下来喝杯茶。”

文笙攒了一肚子的话,李、杜两人也知道文笙不会无缘无故找上门。三人进到屋子里落了座,杜元朴打发当兵的去泡茶,李曹便问起文笙这一年来的情况。

文笙也不瞒他们。从遇上凤嵩川,姓凤的有意刁难开始说起,其实这一段过往早随着她那首题画诗传扬开,相信不用她说。李曹和杜元朴早便有所耳闻。

她讲自己摆脱了护灵进京的队伍。遇上戚琴,而后拜王昔为师。

李曹不甚清楚,杜元朴却是听说过王昔的大名。

待等说到戚琴和云鹭拼死诛杀了姓黄的奸细和商其,李、杜两人都不说话了,厅内气氛有些沉重,半天李曹才叹道:“久闻‘三更雨’的大名,那云鹭也是豪侠之辈,可惜同在离水那么久。竟无缘一见。”

杜元朴点了点头:“我大梁若多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