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 (第1/4页)

众人只觉着耳朵震得嗡嗡直响,杨昊御没有防备,吓了一跳,反应过来笑骂了一句,拿手堵住了耳朵。

长久已来,坑底那只虎已经养成了习惯,这铜锣声对它而言相当于“开饭了”的呼喊,但叫众人诧异的是,这通锣传到坑底,那老虎不知是吃饱了还是怎的,只是“吼吼”仰天咆哮了几声,竟然没有挪窝。

凤嵩川见状,差点气歪了鼻子。

他抛下铜锣,悻悻地道:“等着吧,我看她能弹到什么时候。”

没有人知道,左手受了伤的文笙能坚持到什么时候,但她确实仍在弹,琴声悠扬悦耳,带着抚慰人心的力量。

这半天的时间,为了能安抚住那只凶兽,她已经换了几支琴曲,今世的,前生的,只要觉着可能有用,她便拿来一试。

此时她正在弹的这一曲乃是前世的《鸥鹭忘机》。

《鸥鹭忘机》这个典故出自《列子。黄帝篇》,说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每天清早到海边,都会有很多海鸥飞来和他一起玩耍,有一天,他的父亲对他说:“我听说海鸥都喜欢和你一起玩,你乘机捉几只回来,让我也玩玩。”他答应了,第二天又来到海上,一心想捉海鸥,可是海鸥都只在高空盘旋,再也不肯落下来。

这首古琴曲正是出自寓言的前半段,讲的是当人没有巧诈之心,与世无争的时候,异类就会来亲近。

文笙这时候已经渐至强弩之末,她左手的手指越来越难以屈伸,只能勉强借助着腕力,以拇指来将就按弦取音,虽然尽了力,这一曲仍弹得时断时续,琴音听上去也生涩不准。

但即使这样,那只老虎却好似偏对这一曲情有独钟。

这时候它已经将熊越啃食得差不多了,显得有些困顿,张嘴打了个哈欠,像一只大猫一样匍匐在了血泊里,在琴曲中眼睛渐渐眯起,竟似是打起瞌睡来了。

文笙微微放下心来。

若是老虎睡着了,她便可以休息一下,缓解紧绷的心情,趁机看一看左手的伤势。

虎啸台上方看热闹的众人早已经变得鸦雀无声。

这坑底的一人一兽怎么看怎么诡异。

停了一会儿,杨昊御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道:“这个有意思啊,老凤,你是不是看着本殿下心情不好,特意弄了这么一出想逗我开心?”

边上潘先生几个也跟着凑趣笑了起来。

凤嵩川脸色铁青。

杨昊御待大伙都笑过了又道:“妄你这里手段使尽,人家还活得好好的,还能不能成了?”

凤嵩川咬牙道:“有大殿下这话,自然是成的。”

他站起身,大步走到机关旁边,伸手扳动那机关,令虎啸台再度上升。

果然虎啸台带着文笙一动,老虎立刻睁开了眼睛。

弹琴的人竟然要走,扑还是不扑?

它的眼神似乎有些犹豫,慢腾腾站了起来。

文笙自发觉这只老虎喜欢听《鸥鹭忘机》,便一直在弹这一首琴曲,如此熟能生巧,受伤的左手勉强能应付下来,再者她的消耗也少了不少。

虎啸台一开始上升,她心中便有所警觉。

不行,不能上去。

就算老虎能眼睁睁看着猎物飞走,上面的凤嵩川那些人比之畜生更加不如,与其上去之后任人宰割,不如就在此处,等待救缓。

只是一闪念间文笙便拿定了主意。

虎啸台刚刚离开地面不足三尺,上面的顾文笙便做了个叫所有人大为意外的举动,她竟抱着琴一跃跳下了虎啸台。

老虎见状“吼”了一声,似是放下心来,复又趴回了原位。

上面诸人面面相觑,这一下不好办了,凤嵩川若还想着立刻便取顾文笙的性命,只好自己坐着虎啸台到坑底去动手了。

可下面还有只喜欢吃人的老虎呢。

别看那大虫现在懒洋洋跟只大猫似的,先前可是吃过不少人,当然了,凤嵩川是高手,打只虎应该没什么问题,可这只老虎是大殿下的心爱之物,总不能因为要置顾文笙于死地,便连大殿下的老虎也一起打死吧。

凤嵩川红了眼睛,一时犹豫未决,杨昊御已经笑道:“好了。算了吧。大不了我这虎啸台这两天不开了,叫她陪着老虎在下面挨饿吧。”

便在这个时候,有人在殿外匆匆回禀:“殿下,程国公来了!”

咦,李承运来了?

大厅内众人面面相觑。

不用问,肯定是为这顾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