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部分 (第1/4页)

厉俊驰带着几个壮汉推船下了水,大家先在浅海里操练一阵,这才向深水里划去。

文笙安慰众人:“不要紧,放开了划,实在不行还有我呢。”

她的《行船》可以确保哪怕遇上了风雨漩涡,船只也不会遇险沉没。

水流由南向北,船只顺水而行。

地平线很快消失不见,海天一色,除了东方的朝阳和半空偶尔几只海鸥飞过,视线里再没有其它的色彩。

文笙这是第一次坐船出海。

她坐在船头,遥看远方,突然想起在于泉时她还曾经邀请过钟天政,如今她人就在海上,思及那一刻,物是人非,竟有恍如隔世之感。

厉俊驰和她同坐一艘船,过来问道:“顾姑娘,接下来咱们在哪里靠岸?”

难得这艘船上十来个人竟然没有一个晕船的,大家兴致颇高,都等着听文笙的答案。

文笙想了想,问道:“你们的意思呢?”

众人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有的道反正已经脱离了鬼公子的掌握,等到天黑随便找个地方靠岸,由厉俊驰等人召集了旧部,就可以和鬼公子对着干了,还有的道不如走得远些,离开彰州境,从长计议。更有人异想天开,道索性一直往东去,漂去东夷,宰了晏山,给那鬼公子来个釜底抽薪,看他还有什么坏招可使。

议到最后,众人停下来,等着文笙发话。

文笙微微而笑:“要我说,我赞成走得远些,咱们一直往北走,去我和纪将军的家乡好不好?”

“离水?”大家虽不清楚文笙的家乡,却都知道纪南棠是开州离水人。

“不错,离水。那里有一支纪家军,人数虽然不是很多,却个个骁勇善战,带军的将领我很熟,偏巧离水的地方官我也认识,大家在海上坚持个两三日,等到了离水,就可以好好修整,寻医治病,召集旧部。”

厉俊驰第一个表态:“我没意见。要说全大梁的英雄豪杰我最佩服哪个,自是非纪将军莫属。早想和纪家军沾上点关系,只是一直没有机会,顾姑娘这个想法好。”

有他带头,众人纷纷响应,很快另两艘船上的人也得了信,一时情绪高涨。

文笙含笑听着众人议论,心中思忖白州军前有杨昊俭在,不好贸然送上门,但离水却无妨,不管杨昊俭还是钟天政,手伸得再长,也不可能伸到离水去。

这天下,已经乱了。

她也是时候问一问纪南棠,对日后有什么打算?(未完待续。。)

ps: 大家别急,不虐,真的,看我真诚的大眼睛。。。

第三百一十五章 筹划(二合一)

三日之后。

离水。

将军府录事李曹全身披挂,甲胄整齐地站在水寨北面的眺塔上。

这水寨建在离水港内,依地势而建,周遭环以土墙,外砌厚厚的砖石,东、西、北三面均筑有敌台眺塔。

北边这座眺塔之外,设有防浪堤,护城河,再往北是水门,一旦有敌人自海上来袭,水闸放下,交通随即切断。

这些都是在最近几年里陆续建起来的,去年战事刚起,就有数支海盗跑来离水滋扰,被李曹带着纪家军打跑。

原本大家还没有这么如临大敌,但随着纪南棠再次挂帅白州,战事陷入胶着,就有小道消息称,敌人奈何不了将军,很可能转而打离水的主意,血洗将军家乡,胁持他的家人。

将军府和县衙都使出浑身解数在筹集人力物力加固离水的海防,李曹和县令诸洪不知多久没睡个囫囵觉了。

此时的离水城里,除了李曹所带两千纪家军,还有征招的五千民壮,据险而守,也算是固若金汤。

白士元年纪大了,诸洪便不让他到水寨这边来,叫他代自己在县衙里办公。

他和李曹、将军府校尉齐鹏、捕头傅长沙分成了四拨,昼夜不停,轮流在水寨督阵布防。

今日白天,正是轮到了李曹。

艳阳高照,李曹在腥涩的海风里晒了会儿太阳,眯起眼睛遥望海上。同身边的亲兵道:“难得好天气,风平浪静的,呆会儿叫从武带着他那千八百人上船操练一下。一见船就晕那哪行?”

亲兵憋着笑领命。

县衙征召民壮守城,鲁百泉手下的镖师们身手高强,自然少不得叫他们来帮忙,而李从武既是鲁百泉的弟子,又和李曹沾着亲戚,就被直接任命了个队长。

谁料这队长陆地上打仗满像那么回事,一上了船就两腿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