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部分 (第1/4页)

文笙在这里,燕白呆会儿也会来。

若是燕白只顾着抢救吴丰,不理会文笙怎么办?

这简直太有可能了。

他必须要守在一旁,寻机而动,实在不行就再冒一次险,只要能劫走燕白,文笙就有救了。

宣同方几个甚至童白霜现在和他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应当不致倒戈,最叫王十三有信心的是,今天上午他在陈府意外受伤,一怒之下,由着自己的杀心收拾了韩央,在那之后,叫他烦躁了好多天一直没摸着诀窍的《明日真经》竟然有了重大突破。

“御甲”练成了。

所以在行刺吴丰的时候,他才敢大刺刺地把腰间、肋下这样的要害让给对手,由得他们随便砍刺。

王十三顾不得分辨这到底是以内力“御甲”,还是以杀气“御甲”。

这门功夫如此邪门,他担心暗藏玄机不能长久,想着只要能将燕白抢出来,治好文笙的病,哪怕杀得血流成河、遍地尸骸也在所不惜。

文笙担忧地望了王十三一眼,她隐隐觉出来王十三整个人同早上的时候相比,似是发生了些许变化,不知哪里不对劲儿。

但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书坊外头人仰马嘶,奔跑声急骤,不知来了多少人,将整个状元桥围上了。

来的分别是吴府的家丁,少尹庄子骞所带的差役,以及皇城的禁军。

吴丰的两个弟弟,庄子骞以及禁军忠武将军齐肃一齐赶到,他们不敢贸然挪动吴丰,只好都挤在小小的书坊里。

书坊掌柜的、伙计都被赶得远远的,文笙由王十三和童白霜左右陪着,站在角落里。

听着外边一连串的通报声,王十三抿了抿唇,姓吴的命到底金贵,来了这么多人,一会儿若是打杀起来,要花上一番工夫了。

这时候几匹快马飞驰而来,马上家将到了近前,飞身下马,匍匐于地,为首之人带着哭腔向吴丰的两个弟弟禀道:“我等先去了宫里,守宫门的张大总管说医令应林大将军所请,已经离宫好些日子了,我等又赶至大将军府,可将军府的人说,医令三天前就已走了,医令一直没有回家,谁也不知他去了哪里,无奈我等只好将他老人家的大弟子自平安侯府请了来,马车随后即到,我等先来给二爷、四爷送个信。”

吴府的下人口齿清楚,这通话一回完,书坊里顿时一阵死寂。

连王十三都没有想到,燕白竟然没来,来的是他的徒弟。

奶奶的,这就好比几百号人排了一场大戏,唱戏的满台,看戏的满座,连龙套都十分卖力,他这武生一路摸爬滚打好不辛苦,结果众人拉足了架势,主角他罢演了。

他悄悄望了文笙一眼,文笙摇了摇头,示意他稍安勿躁,先等等看。

王十三暗暗磨牙,很快燕白的弟子乘车赶至,接手先前的大夫开始救治。

他听戴向说已经给吴丰服了师父炼制的丹药,连声道:“那就好,那就好。”

王十三听着无比堵得慌,白忙一场,俏眉眼全都做给瞎子看了,还有比这更糟心的不?

结果还真有。

就在此时,外头又来了一队人马。

这队人是由蔚刚和阙良引过来的,队伍里头的门客和二人看上去颇为熟悉。

众门客在前,家丁随从在后,中间簇拥着一顶官轿。

先来的人马让开了路,轿子一直抬到书坊门口,由轿子里下来一个身穿正二品服色的中年人。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尚书右仆射江审言!(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二章 江审言(二合一)

王十三并不认识江审言。

他只见蔚刚他们引了个南崇的官儿来,这个官儿看起来比在场所有的人排场都大,连吴德水的两个儿子看到他都规规矩矩行礼,口称“姑丈”。

此人年纪在四十来岁,不到五十的样子,面色白皙,一看就是常年养尊处优不受风吹日晒,双眉斜插入鬓,目光温和,下颏长髯飘洒,端得是一副好相貌。

王十三心怀恶意揣度:“此人年轻的时候,必定是个靠皮相吃饭的小白脸。”

吴二道:“姑丈,您来了,快看看我大哥,他伤得不轻,燕白先生也不知现在何处,只好请他的弟子先救着。”

众人让开路,那人走进了书坊。

屋子里人太多,他一时没有注意到贴着墙角而站的王十三。

宣同方趁乱撤到了王十三身边,悄声道:“陆少爷,此人便是江审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