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部分 (第1/4页)

这天傍晚,两军主力在浦苍军营附近的旷野遭遇,方圆百里全是喊杀声,大约有四万人参战。

纪南棠亲在阵前指挥,童永年奉命压住后阵。

吉鲁大军主力是一色的铁骑,纪家军这边出动战车相迎。

这战车长宽都近乎丈许,每辆车上配备着强弓手、硬弩手、长枪手、盾牌手以及若干甲士,进可攻,退可守。

战车之后,是万余步军结阵,骑兵在两侧驰援。

两下撞在一起,吉鲁骑兵的冲势登时被遏制住。短暂相持之后,吉鲁军骑兵如狂风下的麦苗,向着来时方向倾颓。

败势已显!

纪南棠在帅旗下抬首,数万人的混战,密密麻麻,遮天蔽日。

纪家军的将士从他后面滚滚涌上,分左右越过去,杀向了对面,满耳充斥的都是“活捉特慕尔”“杀了****的,为孟将军报仇”之类的叫喊声。

他看不到敌军主帅特慕尔藏身何处,却能感觉到对方的不甘心。

“报!将军,后方来人找您,说是有李曹大人的书信。”探马疾驰到帅旗之下,大声禀报。

纪南棠转头望去,果见由远来了一队人,送信的是将军府一名姓齐的校尉,护送此人前来的却是汪奇等几位江湖中人。

纪南棠不免露出几分谨慎来,若非大事,李曹不会把信直接送到战场上。

刚经过孟振国之死,他担心又发生什么叫人难以承受的意外。

“将军,录事给您报喜。”校尉齐鹏单膝跪地,眉眼中难掩喜意,两手呈上书信。

纪南棠展信来看,果然是件喜事,李曹在信上说,之前他们放走沙昂,将计就计在他身边安插了自己人,而今那位名叫唐宏达的斥候队长立下了大功。

他一路出谋划策,令沙昂逃过钟天政的追杀,回到东夷,联系上了“七雄”之一的熊谷浩。

熊谷浩从顺宁逃回东夷已一年有余,一年来他辅佐晏山,重新招兵买马,归拢旧部,正准备着东山再起,晏山得知儿子活着逃回来,自是喜出望外。

沙昂本身受了委屈,加上一路上唐宏达挑拨,恨钟天政入骨。

几天前熊谷浩打听到有一支人马悄悄占据了大溧群岛,人数大约在两万左右,大半是梁人,小半是自己人,其中不少都在顺宁之战中被纪家军俘虏。

这么一说,沙昂如何还不知道这是钟天政的兵。

他索性瞒着父亲,和极度仇视梁人的熊谷浩一起,召集了手下五千余众趁夜偷袭了大溧群岛。

大溧群岛的那些兵别看人多,精锐都被钟天政带走了,能打的只一个钱平,他奉命带着几位降将回来充实队伍,哪想到沙昂逃回了东夷,熊谷浩完全不念旧情,二人上来就杀。

等到天明,大溧群岛附近海面上漂得全是尸体,血把岛上的泥土都染成了黑色。

此战之后,岛上钟天政的人马几乎全军覆没,而东夷那边晏山好不容易攒的家底也全搭了进去,无望再坐上大首领的宝座,更不用说觊觎大梁的土地与财富。

和东夷打了这么多年的仗,此番才算是真正的一劳永逸。

(未完待续。)

ps: 抱歉,只有这么多。颈椎不舒服,坐着难受,扭头也难受。

第五百二十九章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远在飞云江的钟天政还不知道钱平那队人马已经被沙昂连锅端了。

他正带着船队在阎王洲外逡巡。

其实自从追着屠先生进到飞云江,他就想到了这个地方,元恺活着的时候曾经跟他介绍过阎王洲,说那里有九曲连环的水道,腐烂潮湿的深谷,长年不散的瘴气……反正不是什么好去处。

不然当初王光济和他的手下们不会实在呆不下去了,就连元恺自己提起阎王洲都够够的。

白云坞的大船果然是奔着那里去的,一头闯入阎王洲外的魔鬼滩,这些人怎么知道的此地?难道是听王光济讲的?

也难说,王光济现在人在京里,还不是任他们揉捏。

魔鬼滩这周围一眼望去是大片的芦苇荡,其中夹杂很多细网状的水生植物,伸长了触须随风摇荡。

钟天政叫不上这东西的名字,却知道芦苇荡中水道狭窄,一不小心船只就会搁浅,下头是腥臭的泥沼,变应稍有疏漏就是灭顶之灾,即使武林高手也无法停留。

“派几条船进去探探路,小心些。”

林英立刻去传令,出发时他们没预计到会出现这种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