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 (第1/4页)

“不妨实话告诉你,想必你也听说了,黄某不日前获得了远古武道传承,自认必在十年之类突破武道上三品之境,还望寇兄回去转告帝师一声!嘿~~~”黄裳说话间一身青色的罡焰的腾起,直接将身上残存的衣物撕扯成分子状,霎时便换上了一身飘逸的青色罡焰长袍,那长袍样式简单古朴,颇有秦汉遗风,宽大的袖袍在山风中鼓荡不休,自有一种凛然潇洒的味道。

“那么,再会了!”

话音落下,寇东琉张口欲言,却见得黄裳袖袍一甩,腰下携着倚天长剑已是飘飘然向山下行出了百多米远,不一会儿寇东琉的视线中便剩下一抹淡淡的青色身影。

····································

华夏西南蜀中地区,自古便被群山环绕,其中又有众多少数民族杂居,号称七山二水一分田,形容此地山地极多。其中不乏那些山石嶙峋,恶水潺潺,毒虫猛兽盘踞的穷山恶水;更多却是那种奇险雄峻,云烟环绕的灵秀山脉。华夏有名的大山深川光是此处便有峨眉、青城、九寨沟等等,这些雄山峻岭动辄蔓延几十上百里,连绵不绝的山脉起伏犹如巨龙横卧,由于此地山峦极多,又是地处西南蜀地,所以被世人统称为——蜀山。

剑门关,位于四川省剑阁县城南15公里处,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断褶带,大、小剑山中断处,两旁断崖峭壁,峰峦似剑,两壁对峙如门,故称“剑门”,是我国最著名的天然关隘之一,享有“剑门天下险”、“天下第一关”、“蜀之门户”之美誉。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曾在此修筑栈道30里,设关守卫,称“剑阁”。唐代诗仙李白《蜀道难》有诗句曰:“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诗仙的赞誉更让剑门关名扬海内。

巍峨剑门,扼入蜀的咽喉,由于它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相传战国时期,秦惠王欲吞蜀,苦于无路进蜀,谎称赠五金牛、五美女给蜀王,蜀王信以为真,派身边五丁力士,劈山开道,入秦迎美女,运金牛,才开通了这条蜀道,称为“金牛道”,又称剑门蜀道。

三国时期,蜀丞相诸葛亮率军伐魏,路经大剑山,见群峰雄伟,山势险峻,便令军士凿山岩,架飞梁,搭栈道。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曾在此屯粮、驻军、练兵;又在大剑山断崖之间的峡谷隘口砌石为门,修筑关门,派兵把守。当年魏军镇西将军钟会率领10万精兵进取汉中,直逼剑门关欲夺取蜀国,蜀军大将军姜维领3万兵马退守剑门关,抵挡钟会10万大军于剑门关外。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便是如此了。

“剑门天下雄、九寨天下奇、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作为四川省四大景观,剑门关首屈一指。历史上有说:“打下剑门关犹如得四川”,无不说明了剑门关是古剑门蜀道上的一处十分重要的关隘。

剑门关是数百里大剑山中段的一个缺口,七十二峰形若利剑,俨然一道天然屏障。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这里曾发生过一百余次战争、十多位帝王莅临并有无数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近四千幅作品。

剑门关内一处群山环绕、门市聚集的热闹去处,这里是许多游览剑门雄奇美景的游客驻足歇脚的地方,光是各种酒楼礼品店便有百多家。正是中午时候,这里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酒楼里更是坐满了胡吃海喝、推杯换盏的各地游客。毕竟是要到新年的时节,很多人趁着放假的空闲到各地的名山大川旅游观光,这剑门光在冬季中更有一番险峻的风貌,所以引来了大量的游客聚集。

一根黄底黑字的丈长旗幡横挑在街道上,上面“剑门第一楼”五个大字迎风招展,不时有酒菜的香味混着酒令吆喝声飘上街道,引得路上行人暗地里纷纷沿着口水。这是一家三层木质建筑的仿古酒楼。乌色的木质座椅柜台,柜台上巨大的木质算盘;肩上搭着条白色毛巾,身穿店小二打扮的服务员;身材高挑,穿着花色繁复的蜀锦旗袍的迎宾女郎,以及不时传来的“官人,里边请”的糯软腔调,简直让人骨头都轻了二两,晕晕乎乎地直教人以为真个回到了数百年前一般。

二楼靠近窗台的地方有一方桌案,桌案上摆着剑门特色的“烂肉豆腐”、“神仙豆腐”、“熊掌豆腐”、“雪花豆腐”,还有一只巴掌大的陶制酒壶,上面用阳文凸写着“花雕”二字。一名身着一袭宽敞黑袍,看上去不过三十出头的俊逸男子正坐在桌案边细细品尝着这剑门独一无二的特色豆腐,不时对着手中的一只白瓷小酒杯轻轻抿上一口,整个人只是这么坐在那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