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1/4页)

张夫人送来的两位教习嬷嬷一位姓容,约莫五十来岁,圆脸杏眼,一团和气,乃是自幼伴随着永昌公主长大的贴身大宫女,据说与家中继母不睦,不愿由继母安排嫁给自己的娘家侄子,便求了永昌公主的恩典,自梳做教习嬷嬷,永昌公主的两位女儿都是她教导出来的。

另一位教习嬷嬷姓张,是宫里正经的教习嬷嬷,比容嬷嬷略小几岁,长相颇有几分刻薄严厉,令人生怖,但是一双眼睛却极是慈祥,黛玉倒也不怕她,谢过张夫人后,立刻便叫紫鹃雪雁好生招呼两位老人家入住早已收拾妥当的房间,又叫人搬运安插两人带来的箱笼东西,又打发两个小丫头和两个粗使婆子供二人使唤。

张夫人见她行事严谨有度,暗暗点头,虽无人教导,但似乎洞彻人心明晓世事。

二月十二虽是黛玉的生日,但是一是荣国府忙碌,二是她还在孝期,便没有摆酒唱戏地做生日,只受了丫头婆子磕头,并收了各处送的寿面衣裳等物。

容嬷嬷和张嬷嬷到了黛玉身边,不过三五日便觉察出来,黛玉其人玲珑剔透,对于什么事情都明明白白,言行举止几乎无可挑剔,御下之道十全十美,只是所处环境不同,她又是客居如此,所以不能说、不能拒罢了,而这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恰恰最需要她们出面。

两位嬷嬷一合计,面恶心善的张嬷嬷坐镇黛玉闺房,平常容嬷嬷随着黛玉出去走动,与几位忠心耿耿的丫头一起,围绕在黛玉身边,力求水泄不通。

黛玉却觉得自己见识浅薄,毕恭毕敬地请教两位嬷嬷。

容嬷嬷和张嬷嬷见她虚心求教,便将世家千金应学的礼仪等等倾囊传授,礼仪二字简单,其中却包罗万象,途中也会告诉她一些内院明争暗斗的手段,只是她尚未出嫁,便省略了嫁人后该知道的阴私以及如何与丈夫相处,打算等她许了人家后再教。

二人本就是求个轻便的活儿才自荐而来,来之前永昌公主和张夫人都有言在先,须得她们教导黛玉到出嫁,不能堕了二人的名声,因此二人十分尽心。

在黛玉学习的时候,雪雁和紫鹃等人在一旁服侍,不免亦学到许多东西。

雪雁发现,这两位嬷嬷并非一味刻板迂腐,相反,她们行为举止颇有意趣,从不提什么男尊女卑三从四德,亦不阻拦黛玉和自己读书识字,也不约束黛玉的天然本性,只教黛玉该学的礼仪和手段,另外唯一严谨到几乎苛刻的便是男女之别,使得宝玉暗暗叫苦不迭。

这样就好,算得上是两全其美,她虽然不想让黛玉受到流言蜚语之苦,但也不想世外仙姝林妹妹变成世俗庸碌女子,开口三从四德闭口男尊女卑。

想罢,雪雁道:“听说女孩子家不该读书识字,应该多做针黹女工?”她可不想黛玉以后受人指指点点,说她横针不动竖针不拈。

张嬷嬷诧异反问道:“谁说的?快忘了这话!”

雪雁一听似乎和平常宝钗所说不同,忙问道:“嬷嬷,这是怎么说?”

黛玉也搁下书本,望向张嬷嬷。

张嬷嬷道:“世家千金没有不读书识字的,针黹女工才是小道,怎么你本末倒置了?世家千金读书识字有三个极要紧的缘故呢,是以十之八、九都通读诗书。”

黛玉和雪雁齐声道:“愿闻其详。”

作者有话要说:很多人说林如海家产这么多应该是贪污所得,可是清朝时代银子大量贬值,不似唐宋时代金银极贵,如果兑换成现在的人民币,按照当时的物价,大概折合人民币六亿元到七亿五千万元左右,我想,在一个有冰炭敬各种孝敬各种赏赐理所当然的时代,一大家子做了一百多年的官,攒了一百多年的东西,带了几代媳妇的嫁妆,这些钱不算十分离谱吧?想一想现在社会某啥主任二十亿元,我灰常之震惊绝户财一向备受瞩目,荣国府侵吞怎么可能瞒得过人?其实大家都知道,不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管荣国府侵吞了多少财富,在外人眼里就是,你得了林家所有的财产,就酱紫!

第二十五章 大观园诸钗题对额

见主仆二人目光炯炯;张嬷嬷略有惊奇,想了想,遂肃容道:“其一;俗话说言传身教;世家千金读书识字,乃为明理知事;以免目光短浅,只顾着眼前的蝇头小利;做出祸及全家的事情来,误了子孙后代。因此但凡是有门第有根基有见识的世家都会让小姐上学读书。”

雪雁听到这里;暗暗点头;的确;读过书的人和大字不识的人目光确是两样,凤姐本事虽强,到底不识字,不懂律例,视人命为儿戏,或者她是懂国法只是仍旧胆大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