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 (第1/4页)

柳湘莲虽然是薛蟠的结义兄弟,可是谁知道将来会不会变心,倒不如结了姻亲。

宝钗也道:“柳二郎当初自悔误信人言,尔后也不在意尤三姐的名声,只知其改过自新,因此琴妹妹虽说退了亲,但是比尤三姐不知道好了几倍,只要哥哥好生同柳二郎解释清楚,说梅家退亲非琴妹妹之过,而是梅家忘恩负义,想必柳二郎一定听得进去。”

薛蟠一听,抚掌大笑道:“倒真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明儿我就跟他说。”

夏金桂想着宝琴为人不似宝钗,年轻心热,人又标致伶俐,便没吱声反对。

过了几日,薛蟠再见柳湘莲,果然提出此事。

柳湘莲对于自己的终身大事不敢鲁莽行事,以免再出了尤三姐之悲,因此便道:“我一会子得去见宝玉,昨儿送了帖子,等我回来再回应你罢。”

薛蟠道:“你去找宝玉?同去,同去,我也是宝玉的大舅哥呢!”

柳湘莲闻言十分诧异,道:“宝玉和令妹定亲了?”

薛蟠笑道:“还没有,出了国孝,还得出了老太太的孝,到那时方能定亲,不过先前有娘娘在世时说过的话,因此两家都不能悔婚,亲事是结定了,姨妈又疼我妹妹,自然巴不得我妹妹早日进门。”

柳湘莲听了,便不在意。

及至到了荣国府,柳湘莲便见到茗烟站在正门东边的黑油大门前,不觉一怔。

茗烟见到柳湘莲骑着高头大马,英姿勃发,不禁目眩神夺,好容易回过神来,忙跑过来道:“柳二爷,我们二爷在家里等着呢,我来给您牵马引路。”

柳湘莲跳下马,将马缰递给他,随着他走进黑油大门,奇道:“你们怎么搬家了?”

茗烟听了这话,不禁苦笑道:“去年老太太去了,大老爷当即分家,将我们赶到东小院住了,东小院地处狭小,二爷房中姐妹们又多,住得十分不自在。”

自从搬家以后,宝玉只觉得处处不便,已闹了几回。

当初分家时,贾赦把几近一半的仆从都划分给了二房,周瑞也丢了管春秋两季地租子的差事,荣国府公中不再出二房的花费,都叫他们自己出钱。

东院本就小巧别致,当初只贾赦和邢夫人居住于此,连同庶子贾琮和一干姬妾丫头,再没有别的主子了,方一住多年,但是二房人多,哪里住得下?贾政夫妇,李纨母子,探春和贾环姐弟,还有宝玉,尤其宝玉房里的丫头大大小小就有十几个,一个都不肯撵出去。

因此如今贾政和王夫人住在正房,周姨娘和赵姨娘住在偏房,周姨娘一间房,赵姨娘和贾环两间房,探春和宝玉住在正院的东西厢房,十分拥挤,小小的外书房给了李纨母子,再往外便是马棚了。

李纨母子倒还省心,外书房院落颇为宽敞,只是马棚的味道十分难闻,贾兰住在荣国府时还能在贾政的书房里读书,如今连请先生读书的地方都没有了,李纨每每夜里痛哭不已。

王夫人起先想让探春跟李纨同住,李纨只说贾兰年纪大了,已经十三四了,不能同住。

即便如此,每每二房来客,须得从书房东边的仪门入内,往后方是贾政等人居住的院落,李纨无计可施,只能带着贾兰关门闭户,对外头的事情一概不管,一概不听。

柳湘莲往里走时,眉头一皱。

若是以往,他倒也不在意这些繁琐规矩,只是如今经历事情多了,行事便小心谨慎了许多,闻得贾政一家人都挤在小小一处院落里,心中便是一叹,当初贾赦在这里一住多年,想必故意让贾政住在这里的,毕竟搬出去反而阔朗许多。

宝玉已经快步迎了出来,见到柳湘莲,不禁呜咽道:“你一去几年,怎么这时候才回来?”

宝玉长叹道:“一言难尽,快请里面去。”

柳湘莲随着他到院中他所住的厢房中,刚刚落座,便有丫鬟沏茶上来,不似从前来荣国府做客时,皆是在外面大厅有小厮服侍,不见女眷。

还没开口说话,便听得下人房中一阵争吵之声,宝玉一听,顿时叹了一口气。

第八十一章 甄英莲出阁成新妇

不必深想;宝玉便知必定是自己房里的丫头们又拌嘴了。

麝月秋纹等大丫头跟着宝玉;往日一直都是一人一间房;端的体面;现今却是大丫头四人一间,小丫头六人一间,独袭人陪侍在宝玉里间;东西放在外间。丫头们住在一起难免就生些是非,三不五时地吵架;没一日清闲;宝玉起先还会解劝一回,如今也不在乎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