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 (第1/4页)

插瓶,犹未言语,便见于连生从外面走了进来,一面脱了披风,一面道:“麒哥儿呢?”

于连生每回出宫都过来一趟,头一句皆是问麒哥儿,雪雁反退了一射之地,她习以为常地道:“麒哥儿正睡着,哥哥这会子怎么出宫了?可是有什么差事?”她见于连生穿着大总管的服色,并非常服,故有此问。

于连生拿起茶壶先倒了一碗茶,觉得不烫,一口气喝了,方道:“南安王府的郡主婚事定了,老爷便打发我赐些东西给荣国府,毕竟宁和公主远嫁和亲,不能没有恩赏。”

雪雁抿嘴一笑,道:“必然是欣喜若狂罢?”

于连生走过去抱起麒哥儿,道:“也就那么着,没什么可说的。”

自从元春薨了以后,荣国府便只贾母去世时得了一回恩典,此后渐渐泯然众人矣,此时因探春和亲之故,荣国府在京城里随即添了几分体面,但是贾赦和贾政丁忧,众人并未大肆上门,不过邀请宝玉出来顽耍的世家子弟却又不少,有世代交好的,也有这回才认得的。如今长乾帝又赏赐了东西,只怕更是欢欣鼓舞。

可惜,在这个时候,谁又记挂着探春远嫁他乡之苦呢?

见雪雁不说话,于连生逗弄了麒哥儿一回,方道:“平安州又传了捷报回来,已经收复大半城池了,看着平安州的形势,大概半年之内当可了结,老爷的意思是让周将军直接转道西海沿子,你们也该收拾东西了,先有所打算。”

说到这里,于连生忍不住长叹一声,道:“真真不舍妹妹离开,只是京城烦扰,还是西海沿子清净。”赵家之于雪雁,贾家之于黛玉,于连生都知道得八、九不离十,不愿意雪雁和麒哥儿母子被人这样打扰,指不定将来生出什么劳什子是非来。

雪雁挂念赵云之心稍解,一转眼赵云已经出征几个月了,那时麒哥儿刚刚满月不久,回来再见麒哥儿便认不出来了,随即道:“我知道了,明儿见了林夫人也跟她说一声。”

于连生并没有久留,他走后,雪雁便换了衣裳,去往黛玉处贺喜,因天气渐暖,她这回抱了麒哥儿过去,喜得黛玉连忙抱在怀内,盼着周鸿早归,自己也生一个孩子,她前儿问过太医,太医说她的身体经过这么些年,已经调理得极好了。

雪雁同黛玉说起时,笑道:“不曾想,慎哥儿倒年轻有为,今年二十八岁,我打听过,说今年会试曲中三百余人,比慎哥儿年轻的只有十来个。”

黛玉眉梢眼角尽是喜气,笑道:“知道娘家族里后继有人,总算放心些了,不枉这几年资助他们读书。”林家宗族虽然离得极远,但毕竟是娘家人,亲戚情分都是来往结交出来的,黛玉亦盼着他们有所作为,而且他们凭着本事上进,并非依靠祖荫,比许多勋贵强得多。

黛玉没想到娘家族中来了四人,竟然年纪最小的林慎中了贡士,自是欢喜不已,林家几个落榜之人虽然黯然,但也都恭贺林慎杏榜高中,然后留下林慎在京中参加四月殿试,余者都回乡了,并向家中报喜。

林慎得了贺礼后,亲自过来谢过黛玉,便在家中温习功课。

雪雁道:“只盼着慎哥儿四月能金榜题名。我记得老族长的孙子也是举人,怎么今年没来参加会试呢?从前几次落第,今年也不过三十多岁,三年一回,哪里能错过?”

提起老族长,黛玉不由得想起那些争产之事,面上并无欣悦之色,淡淡地道:“听说是来了,只是途中重病,送回了家中休养,故未曾进京。说这些做什么,我如今还记着他们上门的事情呢,他们不来打搅我倒觉得清静些。”

雪雁莞尔一笑,黛玉秉性虽然厚道,却也恩怨分明,从不以德报怨。想到这里,她忽然提起探春所求,她和探春不似黛玉与之乃是表姐妹,又素无交情,说起于连生带来的消息时,便说道:“宁和公主明知府中行事,偏还托给姑娘,如何张得开嘴?我只为姑娘不服。不知道姑娘有什么打算?咱们不日即将离京了。”

黛玉将自己同周夫人商议所得告诉了她,并无隐瞒。

雪雁不禁暗暗叫好,道:“这些事,姑娘正该同太太商议,不能擅自做主。”

黛玉叹了一口气,道:“三妹妹一心想着父母家人,将这样的事情托给我,想着她远嫁和亲,命运凄凉,我该答应才是,但是她何尝替我想过我的处境?我有家有夫,有公婆叔姑,于荣国府而言,只是外人而已,谁能管谁一辈子呢?他们走投无路了想起我来,当年我们在荣国府里步履维艰之时,除了雪雁你,又有谁为我想过将来?”

每逢想起往事,黛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