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1/4页)

俏��舜笃�抗狻�

大年三十,林涵跑进跑出地看着家家户户都贴对帘,福字,着急道:“爸爸,咱家还没贴对帘呢?”

“咱家今年不贴。”林爸摸了摸姑娘的头发,把她抱起来。

“为什么呀?”林涵记得以前年年都贴来着。

“你奶奶没了不到三年,所以不贴。”林爸也没想一想这话孩子能不能懂,不过林涵懂了。

奶奶去世刚一年,这的习俗是老人去世家里三年不贴对帘不挂红。

第三十四章、过年(一)

更新时间2014…3…27 13:08:16 字数:2610

年三十儿这天林家是热闹非凡。林爷爷,林大爷一家,林爸一家,林三叔一家,林四叔和林小姑。老的小的加起来有二十多口。

本来过年是应该到林爷爷家或是林大爷家的。可是林福生两口子商量了,今年自家条件好,多买点年货,把老人接过来热闹热闹。对林爷爷和大哥就说自家俩小崽太小了,不适合抱来抱去的,今年过年就到自家来。

林爷爷在林涵的撒娇大法下同意了。林大爷本来不同意,怕人说闲话,又觉得二弟现在负担太重。

林福生劝他:“哪有那么多的闲话,都是一家人,哪方便就去哪,谁家不都这样。要说负担重,哪重得过你,一个人上班,五个人花,我管咋的还是两个人开资。”

林大娘也觉得上老二家自家省了不少东西,吹了几天枕头风,林大爷也就同意了。

不过人家也都不白来。

林大娘拿了一小块肉,估摸着能有一斤多,不过是油汪汪的五花肉。二哥林志庆凑到厨房看着那些准备好的炸丸子,扣肉直流口水。他们家一年到头才能吃上一次扣肉,炸丸子是费油的东西,家里更是从来不吃。还是二婶家好,有这这么多好吃的。

郑雅兰是个大方的人,拿出年前炸的麻花,“去吃吧,谁饿了垫巴垫巴。”

林志庆拿着干粮筐就跑。郑雅兰在后面喊:“别吃多了,晚会有好吃的该吃不下了。”

“知道了。”

林三婶从来让人挑不出理来。她家孩子才一生日多点,她提前拿了一个肘子来,是从农村喂猪亲戚那买来的。“俺不像大嫂有亲戚在食品公司能买着这大肥膘,只好托人从农村买了个肘子。”

尽管林福生两口一再叮嘱林小姑不要拿东西,可她还是从家里拿来了两只鸡。“家里留了几只鸡,过年俺四哥结了婚,家里就不养那么多了,留几只下蛋就行了。”

郑雅兰是这些妯娌里最能吃苦的,她麻利的把小鸡炖上,冻豆角拿出来,缓上几个冻梨,又按照林涵教的方法炸上点蔬菜给孩子们当零嘴。

把菜切成条或片放上调料拌匀,沾上点粉面子(淀粉),放油锅里炸。不过是没有什么零食的年代,林涵守着新鲜菜想出来的办法。一般人家还真吃不起,不说有没有菜,就这油也浪费不起。

“慧君不用你忙,你去喂孩子吃几口,闲着没事嘎得牙。”林妈推三婶陈慧君进里屋照顾孩子。

孩子们一个个吃的油嘴嘛哈,直嚷嚷着“好吃”“三婶做的真好吃”“真香”之类的话。

林大娘看着儿女吃的满嘴油,也高兴的咧开嘴:“老二媳妇就是会鼓捣,这主意想的真好。”

郑雅兰笑笑,自己辛苦做的吃的得到大家的认可也是一件高兴事。

“不过”林大娘话锋一转,“这也就是你家条件好,搁俺家可吃不起。”

郑雅兰淡淡道:“我家条件可不比大嫂家好哪。不过是些干菜用开水煮过了去掉水炸了而且。这谁家也不能总吃,过年了给孩子吃个新鲜就是了。”

林大娘咂吧咂嘴,抓了一把塞到嘴里:“真香,俺家可没有油这么祸祸。”

郑雅兰听了好笑,给你家孩子吃反倒成了祸祸,不跟她一般见识可又心不甘,于是说道:“大嫂是在家享惯福的人了,除了家务活什么都不用操心,不像我除了上班,还得伺候菜园子,还得种地。不种地这哪来的豆油,粮本上那点玩意少得可怜。我呀,就是天生劳碌命!”

正好林小姑出来了,听见这话话,笑着道:“我二嫂是个勤快人,这种菜菜比别人家长的好,种黄豆黄豆比别人家打的多。自己家什么都种点,省得吃的时候没这没那的多好。看看你那棚子里各式的咸菜吧,还有那些菜干,这才是会过日子的人。”末了加了一句:“我二哥找了你可享福了,我们也跟着借老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