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 (第1/4页)

她托着下巴,目露期待。

柳元景坐在辛夷左手处,头微低,眼角余光一直粘连在辛夷身上。

人间绝色各有千秋。他眼中,只此一人。

此刻,心情最为激动的当属青松。他紧握双拳,等待着梨香出现。

秋娘唤了小厮上茶之后,很快消失,应是去请喜姝过来了。

没过多久,只听吱呀一声,门开了。一位头戴面纱的女子步履轻盈的跨入门来。

她不像辛夷方才见的女子那样裸露,虽然看不到容貌。一双眸子明亮动人,有一股清丽脱俗的味道。

她低低朝柳元景一桌人行了礼,没等人看清身子,怀中抱着琵琶,坐在屏风之后。

辛夷眼神贼亮的盯着屏风后,影影绰绰的身影。

传说中的花魁,究竟是长的如何国色天香。冷不丁的,辛夷忽然想起先前似梦非梦时,乔正臣的小妾。那个受人指使到乔家的小妾,犹记得也是青楼出身。

由此看来。这青楼女子还真不能小觑。

女子蒙着面纱,平添了神秘感,辛夷只能感慨三分人才七分打扮。

梨香跟着喜姝一起进了门,听说今日来的是贵客,她一直不敢抬头,谨小慎微的在后面跟着。

若梨香抬头去看,瞧见了日前相逢的兄长,定会十分惊讶。

隔着屏风,喜姝看不清对面人身形。

进门前,妈妈一直拉着她的手,脸上快笑出花儿来,千叮咛万叮嘱今日来的可是贵客,让她一定要伺候好。

贵客?喜姝当即露出不以为然的神色,汉阳城中喜欢寻花问柳的贵客,最尊贵的几个她也打过照脸。今日来客,又能有多尊贵。

为了让喜姝明白贵客的重要,秋娘神秘兮兮的告诉她,来人是侯府的少爷。

听到侯府二字后,喜姝心头一跳,百感交集。

她自打家中出事后,便进了丽人楼,因生的美貌无双,秋妈妈一直将她当成掌上明珠供着。自然,喜姝也明白秋妈妈的目地,不过是培养一棵摇钱树罢了。

喜姝家中原姓吴,她闺名可儿,唤作吴可儿。

进了丽人楼之后,秋妈妈为她起了喜姝这个花名。喜姝本是汉阳城下敬安县知县,说起来也是一方父母。

无奈吴知县时运不济,得罪了上峰。不仅官帽被摘,一家人更是男的流放,女的充官。吴可儿几经流落,到了丽人楼中。

她一心为父母伸冤,但是过去了这么多年,原来有干系的官员升的升退的退,她一个青楼女子又有什么办法。

当知晓来人是侯府公子时,喜姝不由生出了微弱的希望。

若是能得了公子青眼,让公子插手陈年旧案,那么有生之年与家人团聚,不再是奢望。

想起家人喜姝心头悲戚,随手拨了两下琴弦,凄凄切切。

在场之人皆是通晓音律的人,喜姝的起手让薛城面上露出不喜。来丽人楼无论是无心之举还是另有它情,图的就是乐子,这哀乐算什么。

喜姝失手之后,心中紧张,抬手弹起了妆台秋思。

琵琶音色偏于清澈、明亮,喜姝弹了片刻后,启唇唱起小曲儿来。

咿咿呀呀的曲子,别有一番风情,迥异于现代流行歌曲,辛夷竖着耳朵听了很久,也没听出到底唱的什么。

但是这歌声轻柔缠绵,落入耳中十分熨帖。

青松踮着脚,焦急的往屏风后张望。他没有聆听丝竹声的闲情逸致,只想快点儿见到妹妹。

一曲终了,悄然无声。

喜姝抱着琵琶,轻启朱唇:“奴家喜姝,见过各位公子,不知公子想听什么曲子?”

果然是花魁,只听着声音中有意无意流露出的妩媚,辛夷都只能望尘莫及。

薛城一直是细心的人,他早看见青松立不住脚的样子,于是道:“喜姝姑娘曲艺高超,人间少有,实在难得。”

“公子谬赞了,奴家不敢当。”

喜姝微微一笑,谦逊回话。

闻言,薛城对这个花魁倒有了几分好印象:“喜姝姑娘,不知你身边是否有个叫梨香的丫头。”

听到贵客提到自己名字,梨香抓紧袖口,求救似的望着喜姝。

丽人楼里,梨香这样的小丫头身份最为低微,被人打听梨香下意识的害怕。

喜姝愣了一下,隔着屏风点头道:“梨香的确是我的丫头,若是这丫头得罪了公子,还请公子宽待。梨香是个好孩子,不曾犯过大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