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 (第1/4页)

太后利用自己过大寿的时机,召见了郑贵妃。

太后直接进入正题,质问郑贵妃:“福王何未赴封国”

这老生常谈的问题,极端聪明伶俐的郑贵妃早已经心里有底了,她沉着地回答:“太后明年的七十寿诞,洵儿一向孝顺,会留下为您祝寿。”

慈圣太后毕竟深怀城府,她冷冷地反问:“祖宗之法,任何人都不可藐视!哀家的二儿子潞王就藩卫辉,试问他可以回来祝寿否”

郑贵妃竟无言以对。

“别以为哀家老了,就头脑不清,不去理会你那些小心机了!哀家告诉你,朝廷大臣们已经准备就绪,如是福王不前往封地,就立刻拥立太子为帝!”

“母后,您这是在逼宫!”

“只要哀家还有一口气在,就容不得你们胡来!”

郑贵妃深知大势已去,万历皇帝长年不上朝,早已经在朝中失去地位,只得答应待福王归来之时,就速去封国就藩。

太后这才安心下来,如今福王为了王妃,主动前往封地,而郑贵妃也无往日的坚持,大明的未来终于可以安定下来了,几日之后,慈圣太后便离开人世。

就在在慈圣太后去世一个月后,福王才从西北边上回来,一个多月的领兵打仗,风吹日晒,脸色硬朗了许多,王爷得知太后去世后,先是祭拜太后,随即赶往宗人府内,但是月瑶曾经的牢房里,已经空无一人。

虽然王爷知道,这一次回来,不可能再见到她了,但是王爷还是心存侥幸,希望在这里,能够有她的消息!

王爷叫来领班的下人,下人知道这里关押的是何许人也,支支吾吾的说道:“娘娘已经被赐死了,是太后身边的王公公端来的毒酒。”

王爷蹙紧了眉头,有些慌张,心里想着:“不会的,太后答应过我,放她一马的!”

王爷命人打开牢房,王爷想起最后一次见月瑶的场景,就是在这里背对着外面看着窗口,王爷望着那个窗口,除了那一束光,什么都看不到。

王爷在这几十米的牢房内来回踱步,就算是在西北地区,王爷也是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月瑶的安危,王爷低下头,看到杂草旁有些字迹,拨开那些杂草,字迹清秀的写着四行字:

此地不宜久留

此前不宜多想

此刻不宜心伤

此后不宜再见

王爷抚摸着这几行字,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他知道他伤透了她的心。

王爷走到外面,海棠树上的花已经全数落下,花枯见骨的伤痛,或许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的到。

娓娓动听的爱情故事

都会有些悲伤地往事

在支离破碎中感叹曾经的相濡以沫

在完美无缺中掂量那些得不偿失

王爷在城外找到王公公,原来王公公一直没回到故乡,就是等王爷回来。

王爷见到王公公之后,依旧一副气势凌人的君主风范,只是显得更加成熟稳重!

王爷背对着王公公,说道:“事情既然已经办妥了,为何公公还要见本王一面?莫非事情没有办好?”

“回王爷的话,太后嘱咐老臣的事,老臣一定会办的妥妥帖帖。”

“既然这样,就无谓再提起了。”

“老臣知道,太后为了大明的前途,不许王爷和她见面,只是老臣在宫中四十几年,对宫中的事情看的比较深刻,”

“哦,你这话是何意思?”王爷问道。

“老臣看的出王爷并非无情之人,只是向王爷报个平安,当日她喝下毒酒之时,老臣也为之动容,从未有人明知那是毒酒也喝的若无其事,老臣看过很多犯人,知道那还是一种哀莫大于心死才会有的洒脱,她向我询问你的情况,知道你不会因为这件事而受到牵连,这才微微笑了笑,她求我把她的尸体烧毁掉,随风飘散就好了。后来我把她送到城外的一处农户家,但是后来就不见了。”

“你跟我说这么多,想说明什么?”

“老臣只是觉得娘娘,哦,月瑶小姐,不是那种贪图富贵之人。”

“王公公,还有其他要说的吗?没有的话,本王就先行一步了!”

“王爷!”王公公厉声而出,将王爷愣在一旁。

“老臣觉得还是有必要告诉王爷。”

“你到底想说什么?”王爷觉得王公公欲言又止,似乎有话要讲。

“娘娘她,有了你的孩子!”

王爷回头望着王公公,用一种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