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 (第1/4页)

选了世家女在宫里,就同张幼悟那般,爱呆着就呆着呗,反正我不理就是了。”他一口咬在她下巴上,笑道:“只要你能生很多很多皇子公主,大臣们也不敢拿你怎样。”

滔滔吃痛,道:“你咬我做什么?好疼!”

赵曙撇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啊。你素日咬我咬过多少回,我就咬你一次就喊疼!”滔滔缩起小脚往他身上轻踹,道:“到底谁是州官,谁是百姓?就是不许你点灯,怎么了?”赵曙擒住她的小脚丫子,又捏又揉,随口道:“不许我点灯,那我就放火…”两人原本说的是正经事,可每一回,总是说着说着,就不知不觉转移了话题,到最后,都是一顿嬉笑怒骂,低喃浅语。

☆、第一六九章:太后共封了四名后宫妃嫔

太后办事利落,十月未至,天气稍稍凉爽,便宣了朝中各大臣府上世家女入宫拣选。世家女们从东华门进,入玉津门,在选德殿候驾。滔滔不愿理会,对外自称怀有龙嗣身体不适,压根未曾出席。这一日,天刚刚蒙亮,太后便起身,穿戴后妃品级朝服,高高梳着发髻,压凤凰金钗,在慈宁殿中静候。一时有内侍传报,道:“启禀太后娘娘,参与拣选的世家女子已在选德殿恭候。”太后姿态疏懒的搁下茶盏,道:“令尚宫局去选德殿择视可否。”

用过午膳,尚宫局的掌印大监跪在廊下,禀道:“已择去二十位世家女子,还剩二十四名,请太后起驾亲视。”玉姑扶太后入玉舆,摆驾往选德殿。

庭院中莺莺燕燕的站满了娇嫩貌美的小娘子,众人一齐遥遥拜下身,恭谨道:“太后娘娘万福。”太后端坐于主位,华贵威严,有凤来仪。她抬了抬手,慈善笑道:“都起身吧。”又命人赐了座,摆上茶点,方道:“皇上朝事繁忙,此时还在福宁殿与大臣们论事,你们呀,也无需拘谨,先与我说说闲话便是。”

众人忙道“是。”遂逐个上前将家世名姓、喜乐爱好通通说论一番,太后暗中让玉姑记下几个心仪的娘子,又遣人去福宁殿催促了赵曙,才见圣驾姗姗来迟。

秦安双一身绣翠蓝竹叶暗花长褙子,底下系着素白纱裙,绾着朝天髻,簪垂金流苏翡翠坠子,鬓角压着海棠绢花,很是端庄淑雅。听闻内侍喊话,她猛然一愣,全身血液都似沸腾起来,胸腔里砰砰直跳,连呼吸也变得急促,手掌心紧紧攒着而不觉,脑中像是空白的天际,半点思索也不能。

他穿着朱红龙袍,前呼后拥而来,慢慢近了,在她面前似乎顿了顿,又一径行至太后跟前,请了安,坐在右侧。秦双安像傻了似的,呆呆的跟着旁人跪地,请安,又无知无觉般起身,安坐。过了片刻,才陡然缓过气,暗想:终于又见到他了。

赵曙面色冷峻,甚有威仪,朗声道:“后宫之事,任凭母后做主。”

太后颔首,道:“既是你的妃嫔,也得你自己喜欢才是。”顿了顿,又道:“底下之人皆是家门显赫的世家娘子,你若喜欢谁,就留下谁罢。”太后既如此说,赵曙少不得宣了几名娘子问话,秦安双很是焦急,她父亲是地方官员,托人使了钱才让她安安稳稳一路被选到了御前,父亲又寄予她重托,若是落选回去,只怕父亲往后会更加宠爱她姐姐紫鸢,母亲的日子便不好过了。

有娘子上前,立在赵曙跟前,侧了侧身,柔似春花初绽,道:“奴婢是门下侍郎鲍安国之女鲍宛秋,今年十六岁,恭请皇上圣安。”赵曙温声道:“原来是鲍爱卿的女儿,不必多礼。”又随意点了几名世家女子问话,无非是父亲是谁,有没有读过书之类无关紧要的事。

那些小娘子多半没有进过宫,虽听闻过皇帝威名,有的甚至以前在太乙学堂或是乐丰楼与赵曙照过面,但见赵曙不动声色,亦不敢诳语,皆是他问什么便回答什么。轮到秦安双,她低垂着脸,扬声报上父亲名字,多言道:“昔日在巩义家中花园,奴婢被野猫扑身,幸而被皇上所救,一直未曾道谢,不想今天还能有此姻缘。”

赵曙果然认出她来,不禁扬起笑意道:“在巩义时,多亏你父亲照拂,近来他身子可好?”

秦安双此时倒平静许多,款款道:“父亲身子甚好,谢皇上关怀。”如此,赵曙与院中二十四名女子通通说过话,方起身道:“母后,儿子有政事缠身,不能久滞,母后若是喜欢谁就留下谁罢。”太后见他去意已定,倒不好再挽留,点了点头,道:“你去吧。”

待御驾走了,太后颇觉劳累,便寒暄几句,让内侍将众世家女安排至憩阁稍做休息,至戌时,就送出宫去。回至慈元殿,太后歪在炕上,让内侍高举着世家女的画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