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中北市,是楚南省下面的一个地级市。属于山区。中北境内多矿产,这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城市。整个市区就在群山环绕之间,虽然是地级市,但是却远没有沿海地段的繁华和喧嚣。生活的节奏显得宁静而缓慢。

但是,在楚南省,中北市全市的GDP指标却能够排名前三,仅次于省会和车都市。中北市的市区人口达到了八十万,这对于一个山区城市来说,又是一个奇迹。当然,这一切都归功于矿产资源的开发。中北,在楚南省也有一个别称,坐在矿车上的城市。

傍晚七点,中北市汽车东站

一台从上海开过来的卧铺车缓缓驶入。中北汽车东站,就是这趟车的终点站。车站四周,等客的三轮车、摩托车、私家车蜂拥而上,这样的长途车每天也就一次,这可是难得的拉客的好机会。

车上的旅客陆续的走了下来,找到各自的行李,或是打的,或是叫个三轮出租飞快的离开,来中北的基本上都是本地人。都是游子回乡,对家的期盼自然是无比的热切。

大巴车门口,一个健硕汉子最后一个从车上走了下来,正是夏日,一件印着雷锋头像的白色文化衫,白底红图、闪闪发红的五角星尤其醒目。下身,是一条军绿色的多袋冲锋裤。脚上穿着的却是一双正品的美军陆军的高梆作战靴。这行头很怪异,全身的衣服都是明显的地摊货,加起来不超过一百五十元的货色。鞋子却是价值千元。更重要的是,在国内,这种美军的正牌军品还真难得一见。背上单挎着一个迷彩帆布的背包。身高大约在一米八三左右,不超过三毫米的囚头,浓眉大眼,嘴角似有似无的微笑让人觉得亲近。

汉子侧过身,让后面的旅客下车,站在车边上,悠闲的从裤袋里掏出一个造型别致的烟头,烟斗斗部是一个整体,通体绿色,晶莹剔透。纯净得无一丝杂质。烟杆呈弯曲状,乳白色的烟杆,再加上一个黄金色的烟嘴。显得极其刺眼。

男子将烟头随意的叼在嘴上,牙齿咬着烟嘴,麻利的从口袋里掏出一包软白沙出来,抽出两根,很是娴熟的将过滤嘴扯掉。将烟丝塞进烟斗里面,打火机点燃,吧嗒吧嗒两口,轻吐出一口,似乎是很享受的样子。这男子仿佛是八辈子没有抽过烟一样,短短的不到三分钟,两根烟就被他抽完了。

突然,男子磕了磕烟灰,将烟斗放进裤子侧面的袋子里面,人却是跪了下来,紧接着整个人匍匐到了地上,目光严肃虔诚如西藏朝佛的信徒一般。丝毫不忌讳地面的灰尘,亲吻着火热的水泥地面。

“不是吧,还有这种套路,他以为自己是谁?海龟么?搞这种场面?中北机场下来还差不多吧。在这汽车站搞。太搞笑了吧。”

“管他呢,神经错乱的人到处都有。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周围的议论声却是一字不漏的传到了男子的耳朵里面,男子却是微笑了一下,根本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一如既往的虔诚神情,缓缓的伸直身体,整个人还跪在地上,却是低声呢喃着:“五年了,五年了啊!我龙建飞终于还是回来了。”

低声的呢喃声,却是让周围不少人都听到了,中北当地的一些中年人面色一变,龙建飞,他就是龙建飞么?从牢里出来了吗?

车站,永远是鱼龙混杂的地方,周围,自然是有不少游手好闲的年轻人,听着中年人的话语,却是好奇的问了起来:“老周,老周,什么事情?你认得这个龙建飞么?是什么人,这么牛叉,连你都知道,是我们当地的道上人吗?以前怎么没有听过?”

中年人的话语虽然简练,却透露出不少的信息,龙建飞是个名人,而且坐过牢。这样一来,难免会引起这些年轻人的好奇心。

老周是车站的职工,也是老资格,看着旁边这些混车站的小混混,脸上闪过一丝不屑的目光,仿佛是说起了自己的辉煌往事一般:“中北算个屁?龙建飞都不知道么?回去问你们老大就清楚了。”

在这些小混混的纠缠下,老周还是推诿不过,说了起来:“说起来,这已经是六、七年之前的事情了,大概是98年吧,当时我们楚南省发生了特大洪水。全国震动。中央首长都亲临楚南,指挥抗洪救灾、重建家园。龙建飞就是在那个时候回来的。”

当时回来,一共十五台黑色的奔驰600小车,前后保镖开道。当时,中北也是山洪、泥石流爆发,属于重灾区。龙建飞一掷千金。捐款一个亿用于灾区。那时候,中北市委书记还是孙国立,还亲自出面接待了龙建飞呢。

“老周,你这牛了吹到天上去了吧,这龙建飞才多大,看样子也就是二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