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骗子!都是骗子! (第1/3页)

好书推荐: 没有来生

暂不说闵炳辉那边如何谋划报复。

且说回到酒店的冯子默突然想起来,明日似乎是自己研究生考试复试的日子。

真想赶,倒也可以坐晚上的航班赶回去,反正明天是迅腾科技和八方科技各自内部商议的时间,参加完复试再赶回来,也不会耽搁这边的事情。

不过冯子默还是决定放弃了。

虽然研究生考试的初试分数独占鳌头,不去复试就少了一次秀一把的机会,似乎有些锦衣夜行的感觉。

不过考研本就只是一条不得已的后路,能走上阳关大道,就没必要再去过那独木桥。

想到这里,冯子默还挺释然的。

但是突然,冯子默想起,宋婉瑜此时应该已经复试完了,结果应该也揭晓了,可是似乎并没有向自己报喜,这不科学啊!莫非是挂在面试上?那更不科学啊!

冯子默赶紧掏出手机,反复确认了一番,没有未接来电、没有未读短信、微书信也没有新消息、不过QIQ倒是有一条新消息——来自“寂寞今夜聊一聊”的好友申请。

在冯子默看来,无论宋婉瑜那边是传来好消息哪怕是坏消息,都比此时没消息要好受的多。

因为无论传来好消息,让冯子默分享喜悦;还是传来坏消息,让冯子默安慰失意,都意味着宋婉瑜很是在乎冯子默这个朋友。

唯有毫无消息,无论出于各种原因,都表明冯子默在宋婉瑜的心中可能并没有那么的重要。

因而,心思活络而敏感的冯子默,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想主动打电话过去询问,却又顾虑重重,既是出于内心的羞涩与怯懦,难为情而不知如何开口;又是出于担心宋婉瑜万一真的考砸了,无异于刀口上撒盐。

纠结与烦恼几乎让冯子默失眠了半宿。

直到第二天,冯子默的心情才稍稍平复了一些,但仍然不复往日里智珠在握的那般淡然,更是赌气似的将手机给关了。

如果说,因为宋婉瑜没有告知冯子默复试结果,冯子默心中就有些不快。

那么此时,因为冯子默的缘故,有一人心中的不快更要强烈的多。

此人与冯子默非情非故,也无恩怨,更是素未谋面,但是却隔空交过一次手,不是武比,而是文比。

听起来似乎有些玄乎,但是说出来肯定就可以理解。

当初冯子默参加研究生考试,专业课的最后一题,冯子默不仅没有按照套路解答,反而认定题目出的有问题,并在答题纸上写下了自己的猜想。

此时心中甚是不快的,正是这道题的命题人——宁邦华。

宁邦华何许人也?

皇家科学院院士、大瑞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大瑞知识工程和基于知识的软件工程领域的开拓者之一,倡导并主持完成了以软件的机械化生成和移植为目标的系列软件计划,获得过大瑞计算机学会的终身成就奖,诸如此类的成就和荣誉不胜枚举。

这位声名卓着的老辈科学家自是不会因为冯子默当时的“以下犯上”而恼羞成怒。

相反,还是听闻此事的宁邦华院士亲自力排众议,认定冯子默的猜想很有道理,这才让冯子默的专业课成绩在最后一题“随意发挥”的情况下,获得了满分。

不仅如此,宁邦华院士通过思索冯子默的猜想,慧眼识珠的认定冯子默属于天才般的人物,故而决议亲自主持复试工作,甚至连复试的笔试试卷出题,宁邦华院士都不辞辛苦的参与了审阅。

最终精心编纂出来的复试试卷,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特意为冯子默准备的,就是为了试试冯子默的成色,但是没想到冯子默这家伙缺!考!了!

缺考的冯子默是轻松了,但是同样过线,却真的来参加复试的同学们可就被坑惨了。

由于肩负着考察天才的重任,笔试题目出奇的难,这帮兴高采烈的通过了初试,信心满满的前来参加复试的小伙伴们在答题的时候都有些要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过了初试分数线,不然怎么会在笔试的时候如此无力,不是说好的笔试都相对比较简单,而且有很多还是往年的原题么?

骗子!都是骗子!

考试结束,这群愁眉苦脸的倒霉蛋们不自觉的聚到了一起,无不是唉声叹气。

“太难了!要不是还看的懂题目,我都要怀疑是不是进错了考场,拿错了试卷!”

“你那已经算牛的了,我只是看的懂题目里面的字和符号,但是连在一块是啥意思,我愣是没弄明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