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1/4页)

堪舆一词的释义,东汉许慎曾谓:〃堪,天道;舆,地道〃

测堪舆是谓天地之道。许慎此语,出自唐代初颜师古引注《汉书·艺文志》之〃《堪舆金匮》十四卷〃条下。

稍后,李善注《文选》中扬雄《甘泉赋》〃堪舆〃之句也引了许慎此语。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堪,地突也〃,〃舆,车舆也〃,并没有〃堪舆〃一词的联绵解释。颜师古和李善所引许慎语,很可能是出自唐初尚传世未佚的许慎注《淮南子》所涉〃堪舆〃句(参见《隋书·经籍志》)。而综观《淮南子》、《史记》、《甘泉赋》、《汉书·艺文志》所涉〃堪舆〃,解释为天地之道,是说得通的。

许慎之后,有郑玄注《周礼》,提及堪舆,是术书之名。其解《春官宗伯第三》所云〃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以观天下之迁,辨其吉凶。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注谓:〃星土,星所主封也;封,犹界也。大界则曰九州,州中诸国中之封域,于星亦有分焉,其书亡矣。《堪舆》虽有郡国所入度,非古数也。今其存可言者,十二次之分也。星纪,吴越也;玄枵,齐也;娜訾,卫也;降娄,鲁也;大梁,赵也、实沈,晋也;鹑首,秦也;鹑火,周也;鹑尾,楚也;寿星,郑也;大火,宋也;析木,燕也。此分野之妖祥,主用客星、慧孛之气为象。〃

按郑玄说,汉以前即有《堪舆晰书》,后代所作《堪舆》以十二次论分野,尚存可言古者。郑说后出《堪舆》,即或班固谓堪舆家之《堪舆金匮》。而其术尚宗古代占星之法,即将木星或谓岁星十二年运行一周天的轨道,等分为十二,称之十二次,又对应于地上之郡国,即所谓分野,视各天区星象变异而预兆对应地域世道吉凶。

 。。。  

第十一章 风水 三

从有关史实看,堪舆术在汉代甚为流行,占卜日辰吉凶是其主要内容,多属无稽迷信。对此,当时的有识之士,曾予非议或批判。如东汉王充《论衡·讥日篇》曾指出,其时流行于世的〃《堪舆历》,历上诸神非一,圣人不言,诸子不传,殆无其实。〃

汉末应动《风俗通》提到,其时〃《堪舆》书云:上朔会客必有斗争。〃应助以事实批驳此说荒谬:〃按,刘君阳为南阳牧,尝上朔盛撰,了无斗者。〃

后至三国时,魏人张晏曾有释义云:〃堪舆,天地总名。〃语出颜师古引注《汉书·扬雄传》之《甘泉赋》,也出李善引注《文选》中扬雄《甘泉赋》〃堪舆〃句。此说与许慎释堪舆为天地之道稍有出入而已,

堪舆综观《淮南子》、《甘泉赋》、《日者传》、《堪舆金匾》、《后汉书·王景传》各所涉堪舆之语,及郑玄、王充、应劭等提及的《堪舆》,以此解释,也是说得通的。

堪舆一词释义与相度风水直接联系,就现所掌握的资料所知,最早出自三国时魏人孟康。曾谓:〃堪舆,神名,造《图宅书》者。〃见于颜师古注《汉书·扬雄传》中《甘泉赋》〃堪舆〃句所引述者。

《旧唐书·吕才传》载,唐初,吕才钦遵唐大宗命,对世传风水术书加以刊正,〃削其浅俗,存其可用者〃。

吕才并将各类风水术书〃多以典故质正〃,对其中讹伪、穿凿及无稽拘忌者,每每痛加批判。其叙《宅经》云:〃至于近代巫师,更加五姓之说。言五姓者,宫、商、角、徵、羽等,天下万物,悉配属之,行事吉凶,依此为法。〃然而〃验于经籍,本无斯说;阴阳诸书,亦无此语;直是野俗口传,竟无所出之处;唯按《堪舆经》黄帝对于天老,乃有五姓之说〃,又引例论证,谓此五姓之说〃事不稽古,义理乘僻〃。

吕才所谓出自《堪舆经》的五姓之说,即五音姓利之说,东汉王充《论衡·诘术篇》,就对出自其时《图宅术》的此说进行了猛烈批判。依王充引;〃《图宅术》曰:宅有八术,以六甲之名,数而第之。第定名立,宫商殊别。宅有五音,姓有五声。宅不宜其姓,姓与宅相贼(按:贼,即克)测疾病、死亡、犯罪、遇祸〃。又引:〃《图宅术》曰:商家门不宜南向,徵家门不宜北向。则商金,南方火也;徵火,北方水也;水胜火,火贼金,五行之气不相得。故五姓之宅,门有宜向,向得其宜,富贵吉昌;向失其宜,贫贱衰耗〃云云。可见,唐传《堪舆经》为汉时《图宅术》一脉传承,十分明显。

颜廷利:山东省济南市人,汉族,法名求前大师,现年40岁。自幼潜心研究周易风水学二十余载,擅长起名、拆字、起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