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 (第1/4页)

�鞯ビ凇⑸瞎韧酢C娑苑绯酒推偷睦词梗�和躐鎏�粟�楹蟊ㄒ砸恍Γ�钜苑崾⒌捏巯�写�K婧笫钩加肽饺菘�黄鸱党��

“儿臣观拓跋珪之举动,要不就是不贪心,要不就是太贪心,父王不可不防。”

中山燕国皇宫。

偏殿。

听完慕容楷对慕容垂关于贺兰一役的报告,站在一旁的慕容麟奏道。

龙椅上的燕王两鬓在岁月侵蚀下,是愈见发灰了,但声音依然威严:“贺麟话中有话?”

因为打独孤时慕容麟曾与拓跋珪共事,所以他被单独留下来听慕容楷的报告。

“太原王以为,以塞外整天放牧的这些部落,得封一个单于、大王,是不是当欣然接受?”慕容麟问。

“是的。”慕容楷答。

“而我们这位魏王,他当时的反应是什么,到底是接受还是不接受呢?——不错,诏书他是接了,父王可否记得,拓跋仪送拓跋觚来京,在大殿上,拓跋仪都说了些什么?”

燕王久久不语,慕容麟继续道:“他改代称魏,放弃世代之代王称号,儿臣以为,此举就是不想只在一方称霸,他欲与天下英雄平起平坐,又怎会接受我们的册封?而此次大败贺兰,从迁徙问题上也可以看出——”

慕容楷皱眉道:“各国都希望自己的人多,北方因战乱更是如此,他要求留下一部分人口也属人之常情。”

“你不觉得他野心越来越大?”

“贺兰部世居代北,你要把他们全徙到中山,说不定反而暴动。现在贺兰讷待在原地,贺兰染干进京,我们并没有费多大力气就获得大量人马,兼控制住代北,已是他自动让出许多好处。再说,哪个将不希望自己手下兵多,哪个王不希望自己占得地广,只是能不能将想法付诸行动罢了。”

慕容垂哈哈大笑:“阿楷这话讲得好!有野心是件好事,没有野心,也就没有英雄!”

“相反它也造就恶魔。”慕容麟顿了一顿,“父王,儿臣还是建议找个借口召他觐见,然后将其软禁,不许出燕京一步,国事可由他那些弟弟们监管,如此魏国国内也无话可说。”

慕容楷道:“你是不是对拓跋珪有偏见?”

“我看太原王是与他惺惺相惜了吧。诚然,拓跋珪这个人确实有一些优点,像你说的,这一战中他自动让出许多好处——面对唾手可得的巨大利益,他能够断然放弃,这优点让人不可忽视。正因如此,我不得不更加注意此人,他到底是不贪心呢,还是太贪心?”

他绕回一开始的问题上去了,慕容楷有点不以为然,慕容垂则一脸玩味。

“我拿我自己去想,如果我处在他同样位置,换了是我,我会不会把大部分好处交给燕国?不,我不会。我只会竭尽全力扩大我自己的那一份,甚至希望独吞,这也是大多数人的想法,不是吗?所以我刚才觉得不正常的,并不是他要求留一部分人,而是他竟只要求留一小部分!不,太原王,不要告诉我他胸襟宽广之类,因为我跟你最终的结论是一样的:他确实胸襟广阔,只有胸襟广阔的人,才能不贪眼前抵制诱惑,才能有勇气狠下心肠,才有远大的抱负——他太贪心,他的心太大,所以我们才需要担心,明白吗?!”

作者有话要说:

☆、纵横塞北

汗乌拉,匈奴语义为王之山,或又称山之王。正如贺兰有贺兰山、鲜卑有大鲜卑山一样,每入冬季,匈奴单于便会率领着他的部众们离开生机渐退的草原,沿山驻下,准备干粮和肉条,来度过严寒漫长的冰冻长日。

此刻,侧面山岗上,笔直冲下来一骑马,溅起一条垂直的雪雾,把岗下散步的大角鹿惊得撒蹄四散。

“哟,这是哪个呀!”操着木杵的粗壮妇女卷着袖子从帐中愤愤出来,只见一头红发呼啸而过。

“啧啧啧。”她徒劳地挥舞了几下棒子,朝着鹿群吆喝了几声,重新返回帐里。帐中架着火盆,一个人枕着胳膊躺在那儿,问:“是谁?”

她笑一笑,帐角她的儿子正将奶酪挤出汁,她把奶渣子搜一搜刮进木臼,接着用杵捣,道:“是小王子。”

“那小怪物。”躺着的年轻人哼了一声。

“这样说不太好吧,”帐角青年道:“毕竟他是你的弟弟呀。”

“我可一点不了解他,他方回来那阵子,我好意待他,他不领情,反骚我个灰头土脸,遇上这种人,谁也会恼火的。”

“他怎么啦,他怎么敢顶撞大王子你呀!”妇人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