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2/4页)

粗糙,力气也大很多,分边玩打仗游戏时,往往一个人能对付三四个小孩,他在那边,那边就会赢,他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孩子头。

就这样直到宋松十二岁那年,胡伯年老体衰加上以前的内伤一直没有好,拖了十二年已经到极限了,病倒后就再也没有起来,弥留之际,交给宋松一个包袱,里面有宋松襁褓时的衣物,一块玉配,一把短剑,一封父母留下的书信,一封胡爷爷留下的信,都要求他二十岁时亲启,直到现在,胡爷爷走时那混合着慈爱、不舍、担忧的眼神时刻飘荡在宋松心中。

胡爷爷死后,宋松仿佛变了一个人,沉默了近半年,伯伯阿姨们见他那么小,连唯一的胡爷爷也去了,都轮流来照顾他,小伙伴们都来逗他开心。

也许是人小容易忘却伤痛吧,半年后宋松似乎突然恢复了往rì的生气,伯伯阿姨们总算放心了,只是宋松突然要求找事做,说是不能辈子靠乡亲们,自己想养活自己。

伯伯阿姨们震惊之余,商量半天,宋松的倔强是从小出名的,而且胡伯去了的打击下,好不容易恢复过来,有事情做反而不会太伤心。

再说,十二三岁的大孩子,在穷苦人家庭已经开始帮大人作事情了,宋松虽然才十二岁,由于体质好,体格健壮德象头小老虎,看起来似乎是十五六岁的小青年,去做事应该不是什么坏事。

于是,由乌衣巷的陈伯,利用与马行管家的弟弟有点关系,让宋松去马行扫马圈,包吃住,一个月五两白银,这对乌衣巷的人来说,是大人都难找到的好工作啊,听说还是马行老板听了管家的介绍,正好当时又有位佛门高僧在场,老板激发了平时难得的善心,给了他这份差事。

自那以后,宋松就离开乌衣巷住到了马行,这一干就是两年,这两年,个头又长了,由于他个头长得快,而马行伙计的伙食是定量的,宋松老是吃不饱,人也就瘦了很多,但看起来很结实,皮肤还是那么晶莹,长期的体力劳动使得胳膊胸脯上的肌肉块鼓鼓的,充满了爆发力,五官除了一双剑眉很突出外,其他都没有特别之处,但配搭起来非常合理,属于那种初见没有太大吸引力,越看越引人注意的那种相貌,特别是那双不大的眼睛,当他望向你时,就会让人不由失神一阵,那时这样的一双眼睛啊,清澈中有着一屡很深的哀愁,明亮中有着一屡淡淡的迷惘,这是一个大男孩的眼睛吗?宋松整个看起来就象十六七岁的少年,事实上他还只是一个十四岁的大孩子。

※※※

“松哥,松哥”,跑进来的大男孩叫竹秋,是乌衣巷的孤儿,父母有一次去工作,不小心弄脏了一个过路的公子的衣裳,被其与下人当场殴打,回来没多久就抛下十一岁的小竹秋,也正是如此,两个同病相怜的小伙伴成了死党,宋松比竹秋大两个月,两人就学说书先生讲的江湖故事那样,结拜成兄弟。

竹秋自父母死后就充满了仇恨,听说殴打竹秋父母的是什么万剑山庄的少庄主,在武林中很有地位,因此,官府根本就当没事发生,谁会为象竹秋父母那样的人去得罪如此豪门呢?

竹秋一直想拜师学武,报父母之仇,作为兄长,宋松也发誓要为竹秋讨回公道,因此,虽然没有征得胡爷爷和父母的同意,宋松偷偷的把太极心经中自己练会的教竹秋,但没有让竹秋知道那本书,这是父母的严令。竹秋练了三年,体质明显好了许多,也不怎么生病了,力气也大了许多,不过身材是父母遗传的,因此比宋松瘦小很多。

竹秋一进门就看见宋松流着口水睡在马圈边,赶紧跑过去,一边叫一边摇晃宋松的胳膊:“松哥,醒醒……。”

“我的馒头啊!”宋松突然伸出双手抓向天空,然后睁开眼,发现馒头变成了小秋子,“怎么啦,秋子,我的馒头宴被你给搅了”,宋松站起来伸伸懒腰,竟然比小秋子高一个头。

“松哥,别想你的馒头宴了,快跟我去看看吧,我们的机会来啦,我们跟上他们就一定能够到那个地方,”竹秋激动地连比带划。

“真的,那还等什么,先去看看”,宋松的瞌睡一下就没有了,整个人一下散发出一种特有的生气,拖着竹秋的手就走。

“松哥,你准备把扫把拿去吗?”

“慢点,手的被你勒痛了。”

“错了,走这边,我带路还是你带路?”

“嘘……。,到了,就这里面。”

宋松与竹秋站在街对面,只见一辆华丽的马车和几匹骏马停在客栈门口,店里的伙计正在给马喂草料。

“好大的马车,简直就是一座小房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