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 (第1/4页)

他侧过目光,落在草庐边的石棺上,望着棺旁青石,沉吟不语。

“女秋月,葬无冢,三十年,嫁王鼎。”

这浅浅一句话,孙绍曾于《聊斋》中读到过。他目光瞟了一眼少女,心中奇道,此女,莫非是《聊斋》中的伍秋月?

再瞟向老儒,心思飞转。此人是儒门高手…因为此人,修为堪比鬼仙,但,寿数不涨。老儒看起来五十多岁,却面带死气,恐怕要不了几年,就会死去。

有修为,无寿元,死后不入轮回,这便是儒门高手的特征。

“有意思。”

孙绍露出玩味笑容,左掌运转生之佛力,遥遥一指点向少女,其血痕遍布的秀足,竟在金光中飞速愈合。

他一步踏出,立在石棺之旁,左掌运起金光,隔着石棺,又一掌拍下。

老儒面sè大变,不知孙绍在做什么。他最重视的,便是自己的徒儿伍秋月,若是孙绍想伤少女尸骨,害少女无法还阳,自己说什么也要和孙绍拼命的。

但下一刻,诡异的事情发生了,伍秋月刚捡回绣鞋穿上,忽而周身飘了起来,不由自主飘向石棺,魂魄一霎没入。

片刻之后,孙绍一掌拍碎石棺棺盖,而棺材中,伍秋月如同大梦方醒,起身揉眼,发现自己在棺材中,捂着小嘴,不可置信。

而老儒,望着这一幕,同样不可置信。

“还阳了!秋月,你还没等来王鼎,竟然还阳了!”

老儒此刻才知,原来孙绍,竟是在为伍秋月还魂。

“前辈大恩,让小老儿何以为报…”老儒怔怔言辞,不知该说什么好,眼中满是激动。

“你是下界飞升的儒门高手?”孙绍淡淡问道。

“前辈知道儒门…”老儒话音一落,却立刻收了声,自知失言。

“放心,我曾答应一人,守护儒门,不会说出你的秘密。救你徒儿,也仅仅,是为了报答那人的恩情。”孙绍回忆起子路,叹息。

他心头,从今rì的一场闹剧中,品味到不一样的讯息。

“儒门出现,失踪的中国朝代,是否将要重现。秦汉,甚至,隋唐…”

西游原著中,有一个名人,是儒门高手,剑斩泾河龙王。

魏征。

若非魏征梦中斩龙,唐太宗不会被捉下地府,而西游,亦不会开始。

孙绍没有问老儒从哪里来,他已经猜到答案。

“西游,要开始了…”

当大唐回到南瞻部洲,当唐太宗被迫尊佛弃儒,恐怕就是儒门大难之时,亦是自己报答子路恩情之时。

孙绍隐隐感到,那一rì,不会太久了。

他望天不语,片刻后,对老儒与少女抱拳告辞,离去。

一步踏出,身形飘渺,不知去处。

原处,仅留下少女痴痴的目光。

“他为何要救我,他,是王鼎?”

可怜的王鼎,这一世,恐怕要与伍秋月无缘了。

……………………………………………………………………………………………

孙绍下了山,解了树边白马,跃马驰向泰山城。

他来此,为的是赴约,赴黄飞虎与姜子牙的约。

东岳帝府中,一间书房内,姜子牙坐在桌前,身前横放着一柄青光如水的宝剑。

他掐指一算,想要算出孙绍的命格,但却一片鸿蒙,无法看清。

他长长一叹,望着身前青萍剑不语。

这名震天下的宝剑,在其眼中,却是一个负担。

“老师,你给我三件事去办,我已完成两件。让我立封神榜,我得罪天下,做到了。让我掌阐教,忍辱负重,不失阐教道统,我忍着师兄们的误解,做到了。如今,只剩这最后一件事,但此事对徒儿来说,太难…”

而另一处房间,黄飞虎亦是神sè凝重,他的手上,捧着另一个檀木盒,亦是老君交他手上。

他犹记得,当rì老君交给他两个木盒之时,给他的嘱咐。

“若那猴头知晓道境所在,第二个木盒,交给他…若他不知,此物给他,只是祸害…”

………【第187章 道心第二次圆满】………

() 世上谁人可不死。

纵马入城,孙绍心头一阵感触,对死之佛力的领悟,又深了一些。

“我可以为伍秋月还阳,赐她生,逆她死,但多年之后,当我死去,可有人能赐我生,逆我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