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1/4页)

听他们说湖里面水都满了,李大山简简单单的吃了两口,就和大家开车去八鲤湖。等他们登上坡顶,印入眼帘的是一片雪白。整整二千多亩水面已经全部结上了厚厚一层冰,水位已经到了山坡高度三分之二的位置,根据李大山的估计,湖水应该有四五十米深。不过由于水压的关系,湖水并不会再涨高多少了,李大山也不用担心湖水溢出来。

看到这么大这么深的水面,李大山两眼放光,开始憧憬未来的发展。以前自己才九万个平方、一百三十多亩水面,就创造了三千多万的年产值。虽然自己这里不可能全部养黄河鲤,那样的话黄河鲤的价格恐怕就要和青草鲢鳙这些四大家鱼一个价了。

但是李大山还可以搞多种养殖,特别是草原市的条件特别适合养殖冷水鱼。这里水位高于地面,很容易模拟出自然活水,搞冷水鱼养殖的前景非常广阔。而鳟鱼、鲑鱼等冷水鱼是西方国家餐桌上的常客,消费市场非常巨大,就是自己这个湖里面只有鱼,没有水,也不担心自己的鱼卖不上好价钱。

而且白龙告诉自己的热泉,如果水量很大,水质合适的话,李大山甚至还可以开发养殖热带鱼,那样的话必将创造西北荒漠上的一个奇迹。

看到这么宽广、冰雪一片的水面,李大山觉得付行长一定会把钱贷给自己。黄教授也满意的点点头,觉得自己的感觉果然没错,李大山又创造了一个神话。

没两天,广告公司就把招牌做好了,跟李大山联系后,只用了二个小时就来到了农场。由于李大山的农场还没有登记为公司,所以他现在只是给大门做了个拱形招牌。广告公司按照他的要求做了四个一米见方的大钢板字模,何书记的落款也有三十多厘米高。只要有人来李大山的农场,那么他就一定会看到这个醒目而关键的名字,进而对李大山的农场产生信心,留下合作的空间。

广告公司来了个姓田的经理,这人麻利的指挥几个工人又是焊钢板,又是搭架子的,一直折腾了整整一下午才安装好。李大山看了实际效果,觉得还不错,鲜红的几个大字耸立在大铁门上面,代表着“八鲤农场”已经正式开始运营,给自己的领地增添了许多生气。和广告公司结清了钱款,这些人就走了。其实拱形招牌也不贵,一共才花了三千多元。

李春花、李贺等人还没有见到过何书记的题词,李大山又兴致勃勃的给他们讲解当时的情形,听得他们也很开心,觉得何书记是个有涵养、关心农场发展的好领导。

收拾整理的忙碌中度过了几天,李大山就接到了童主任的电话:他们银行今天就要来考察组考察李大山的农场。李大山立即吩咐李贺开车到长丰县城采购接待所需的材料,特别交代要有新鲜的野味一定要多买些。

虽然把考察组带到城里吃饭也是一个选择,但是李大山对这里并不熟悉,而且城里的饭菜就是那老三样,李大山觉得很难让考察组的人满意,所以他决定就在农场招待这些贵客。同时他还狠狠心,杀了一只他自己都不舍得吃的滩羊。这可怜的家伙是去年生的公羊,留着作用也不大。虽然自己没有吃过,但是李大山相信水之晶的作用,自己的滩羊一定比市场上的味道好。

焦急中等待了一个多小时,几辆越野车就开到了李大山的农场门口,高档车的气势显腾出一行人的身份。考察组一行八人一下车就都看到了何书记题写的场名,互相用眼神做了下交流。这时童主任迈前一步,和急行上前的李大山热情的打招呼,又一一介绍随行的工作人员。李大山很客气的和这些一般办事人员握手寒暄,大家对李大山的印象就更好了一些。

把他们的越野车领进大门,李大山开始给童主任仔细介绍自己农场现有的不动产及设施设备,童主任一边听,一边要旁边的小伙子认真记录。李大山连忙表示,农场的这些不动产及物资,他都已经做好了详细的清单,随后从皮包里面拿出一份厚厚的文稿纸,交给童主任。童主任见李大山准备工作做得细致,满意的点点头,接着就按照清单一一查看所列物资、房产的新旧程度及可利用价值。

看完这些以后,一行人又来到农场上检查土壤的情况。虽然这个农场已经荒弃了二十多年,但是荒漠化的程度并不是很严重,只是因为白龙捣乱,下面打不出一点水来,土地干的非常厉害,加之有现成的防沙林保护,其实这里并没有很严重的沙化现象。

考察组的人看了以后,没有发表意见,而是要求直接驱车去看大湖泊。李大山也明白,这个湖泊才是决定银行贷不贷款的决定因素。他连忙指导司机向中间的小山坡开。等到考察组登上坡顶,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