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1/4页)

学习礼仪,算是比较完美的安排了。

就这样,两个孩子算是在李大山的八鲤农场安下了家。

之后没几天,李大山开车陪两个孩子回了一趟老家日新村。首先是到村委会找到村上的干部,说明两个孩子的情况。村里人也知道他们家的事情,对此表示同情的同时,但由于生活艰难,村里人对帮助别人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李大山也从村民破败的住房和陈旧的穿着看得出来,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日新日新,其实一点也不新。因为干旱和严寒,可能这个村子十几年来都是这个老样子。想想也是,如果这些偏远的村落都发展好了,草原市也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村里的支书姓唐,五十多岁,但是看上去已经很老了。对村委会没有照顾好自己村里的孤儿,老人非常不好意思,拉着两个孩子的手,嘴里嗫嗫不已。最后又是不吝言辞的感谢李大山的善心,请他把两个孩子照顾好,如果办理收养手续的话,村里面可以开具证明材料。李大山一想,这也是个重要的事情,就要村里开具了证明,等哪天到城里找张副秘书长帮忙把领养手续办了,不然以后孩子上户口、上学都会有问题。

接着李大山开车来到李志远的家。看着破败不堪的房子,李大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房子破点在南方可能是面子问题,在北方却就是性命攸关的大事。寒冷的冬天刮起的七八级大风,轻易穿过各处漏洞,直接击打在人的身体上,那种刺骨的感觉让人比呆在室外还难受,也不知道这两个孩子怎么度过严寒的。

房破屋漏家业贫,这房子不用锁,也没有人来偷。李大山走进去看了看,实在没有看到什么值钱的东西,可能好点的东西前几年都变卖了。两个孩子进门翻检了一番,也没有带其他的东西,只是把祭祖用的爷爷、父亲的牌位给包好拿上了。李大山见到此景,心里也一暗,自己的父母身死异乡,自己也没有供奉他们的牌位,虽然不知道自己的家乡是怎样祭祖的,而且自己也不敢将自己知道的秘密公之于众,但是心里偶尔泛起的隐隐伤痛还是让他难过。

除了这个烂房子,其他还能计算的资产就是属于李志远家的几十亩草场了。这片草场因为自然条件逐渐恶化,加之没有人管理,现在牧草生长已经很差了。短时间内,李志远也不可能回来管理,李大山也认为自己那里目前已经足够发展了,对这点牧场也没有放在眼里。

处理好这一切,李大山拉上两个对故土依依不舍的孩子,开车回了八鲤农场。坐在车上,两个孩子都默默不语,不知道是想念自己死去的爷爷和父亲,还是奢望逃跑的母亲能够回来陪他们。但是他们知道,一切苦难都已经过去,属于他们的崭新生活即将开始。

又过了两天,李大山带上黄教授两口子,专门进城找张副秘书长办理领养孤儿的事情。李大山自己没有结婚,根本没有领养资格,只有黄教授老两口才符合条件。由于村里面开具了证明材料,加之黄教授家经济条件也很不错,在张副秘书长的帮助下,李大山很快就帮两个孩子办理好了领养手续。由于黄教授的家在灵远,大家又跑了趟省城,把两个孩子也上了灵远的户口,这下子也算是省城的人了,只不过还是生活在八鲤农场而已。

黄教授和刘阿姨确实教学有方,李志远和李奕才跟他们生活了短短了一周时间,整个人的精神气儿都不一样了。以前两个小家伙虽然机灵,但是透着一股子野性,举止失措。现在有两个高级知识分子的指导,孩子开始显得聪慧而不失文静,行为举止也大方了不少。男孩子还没有什么,李奕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倒是更加招人疼爱了,现在大家的一个业余爱好就是逗弄小家伙陪自己说话。

而更让大家惊奇的是,李志远真的对养羊有不错的经验。对于李大山的滩羊,李志远一眼就看出了不同,觉得这群羊活泼有生气,体格健壮,比起别的羊来多个股灵气,只是他对这种差异难以表述出来而已。由于李志远每天都去羊圈细心照料这些温顺的动物,没两天,他很快就和这群羊熟悉起来。现在,只要他来到羊圈,这些羊就像对待李大山和李贺这些老朋友一样,围拢在他的周围,有时还舔舐他的手掌,弄得他咯咯笑个不停。就是和多多这些猛兽熟悉以后,李志远竟然比李春花等几个熟人还和它们亲切些。

李大山对动物有种不可言明的熟悉感。只有他清楚的知道,这些不能人言的动物正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对李志远的喜爱。而这种待遇,就是偶尔来照看它们的李春花都不曾享受到。李大山心想,人和人真的不同,每个人的天赋值都不一样。这李志远看来真的是搞养殖的天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