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 (第1/4页)

被人盯上的滋味很不好受,李大山以前也尝过,而且为此付出了代价。现在他比以前强大了很多,加之对方是非常令人讨厌的日本人,李大山觉得有必要实施一系列的报复行动。虽然大鑫公司的后台老板一直还没有浮出水面,但是只要打开大鑫公司的档案库,就一定能现其中的蛛丝马迹。但是如何对付大鑫公司却让李大山有些犯难。因为这家公司从表面上看,并没有任何违规违法行为。尽管李大山只要稍稍“活动一下”,就能致这些见钱忘义的败类于死地,但是李大山也知道,以暴制暴永远不是长久之计。

一个人在床上翻来覆去,想了许久,李大山还是没有下定决心。眼看着天已经亮了,李大山也懒得睡了,反正自从异能提升以后,睡觉对他来说,仅仅是个形式。一个人在农场上转悠了半天,李大山还是下不定决心该怎么办。他觉得还是该找个人商量一下,如果找乔兴其肯定是不大合适的,因为自己杀了人,如果告诉他,肯定让人难处,如果不告诉他,乔兴其又不会明白事情的严重性,所以李大山决定还是找宁强商量。

出于对宁强的信任,加上自己对银行业务并不很在意,所以李大山很少到草原商业银行去转,哪怕宁强多次邀请他这个董事长去检查一下自己的产业。由于今天有事,李大山决定自己去跑一趟,就不让宁强回来了,毕竟自己作为弟弟,老是使唤人家还是不合适。开着车,凭着记忆,李大山很快就来到了位于原来罗平区中心地段的草原商业银行旧址。但是两年不见,原来显得普普通通的罗平区信用总社办公大楼已经彻底变了样。清一色的天青色玻璃幕墙从最高的九楼一直延伸到二楼,中间“草原商业银行”六个鎏金大字显得富贵大气,一楼的营业大厅更是装修高档,连地板都能照亮人脸。

要不是招牌上的那几个字,李大山甚至都不敢相信,现在这家人来人往、业务繁忙的银行就是自己当初收购的那家濒临破产的信用社。对于银行的兴趣暂时的吸引了李大山的注意力,他决定先考察一番银行,再去找宁强也不迟。

由于以前计划体制下,信用社的业务很好,所以修建的这座办公大楼还是非常气派的,单层面积四千多平方米,楼高九层,总面积达到了四万平方米。建筑用材也非常过硬,清一色的达标材料,这在当年非常罕见。当初买下这家银行以后,宁强曾经请专门的检测机构检测过,鉴定结论是建筑结构完全达标,能抵御七级及以下地震,再使用个五十年一点问题也没有。听到这个结果,宁强还专门给李大山打电话报告过喜讯。要知道,光是这栋处于城市核心地带的九层大楼,当时的价值就达到了三千多万,现在则已经过了一个亿。

这两年,房价飞涨,罗平区因为地处实验区核心地带,而且离草原市城区很近,房价更是上涨了三倍左右。就这样,还是有价无市,因为实验区一直严格控制除生态农业以外的其他产业展。就像当初乔兴其和李大山等人商议的一样,八鲤实验区的重点就是展生态、绿色、高效农业,不是要搞成那种大而全的现代城市,更不是要转移多少农村人口到城市来。按李大山当时言的说法,八鲤实验区就是要让农村人过上城里人的生活,甚至让城里人羡慕实验区农民的生活。乔兴其听了这话,更是当即表示,要将这句话作为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实验区的展目标,坚决不动摇。

………【第165章 李大山的应招(二)】………

第165章李大山的应招(二)

实验区成立一年多来,在区政府和八鲤集团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虽不敢说已经达到了李大山当初提出的目标,但是大家一直是千万颗心拧成一股绳在沿着这个目标奋进。特别是李大山购买了灵石农场以后,实验区有了一大笔钱可以支配,加上从中央、省争取到的各种款项,现在实验区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区改造工程。

此次改造工程的重点与其他城市的旧城改造不同,不是要增加多少可用国有土地面积,容纳多少转移人口进城,或是打造什么标志性的商业街道和****,而是花大力气改善原有的水、电、电信、网络、燃气、供暖网络,修缮学校、医院、公园等公共设施,让现有的城市居民享受到更加优良的城市服务。原来城区企业搬迁以后空余出来的土地,实验区也没有一卖了之,而是留起来计划用作公共设施用地。实在没有用途或是位置原因无法利用的土地全部都修建成公园。实际上,想在两个城区买土地的企业非常多,但是实验区除了审批八鲤农场用地和修建经济适用房所需土地比较大方以外,几乎没有对外卖过土地。

由于实验区的城区分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