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页)

秦鸿飞也是一愣,不过想起董小川的事,连忙笑说:“气象局,很好很好……。”

楚秀全确实是看重董大川,他知道自己活不了多长时间,可自己亲家也就是董大川的父亲可是要活上好些年头的。自己活着时候,很多政敌不敢对自己的家族怎么样,可如果自己一旦去了,家里的处境就不太好了。

这也不是说会怎么样,但升迁就变得困难,相反如果犯一点错误就会放的很大。华夏甚至整个世界的官场都是这样,人在人情就在,什么都好说话,人一旦走了,人情就慢慢冷落了下来。

作为一个成熟的老政治家往往在培养下一代的时候并不是什么都安排好了,而是在一旁看着,如果遇到困难了稍微帮一下,如果犯了错误稍微解决一下,仅此而已。只有那些没有眼光的人才会把一切安排好。

一代人自有一代人关系。如果全是老一辈的关系顶着,等老人们去世了,关系也就会没了。只有属于自己的关系才是最重要的。而自己的关系就要靠自己去培养,去维持,可以借势,但绝不能依赖。

这一点,他很佩服董家的做法,每一代人都是zì yóu的发展,从不约束他们也从不支持他们。董大川就是如此,还有很多董家的人也是如此。

所以董家能在华夏长存于世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当然,在华夏也不仅仅只有董家,还有其他的家族,比如叶家,比如王家,不管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是庞然大物。

不过就想先前说的,每一个人的地位决定他身处的环境,这几个家族的势力也只有华夏高层才能知晓,没有达到一定级别的甚至就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存在,就像他的几个子女,只有大儿子稍微了解些,其他的根本不知道。

他们见老爷子这么看重董大川不免有些吃味,谈不上多少妒忌,但产生不了好感是难免的。要知道老爷子先后有两个妻子,前一个妻子刚死了不久,老爷子就娶楚玉柔的妈王蓉。这让已经懂事的大哥和大姐有些怨恨。

虽然这种怨恨不能说有多深,但也一直残留到现在。毕竟每个人的心中自己母亲才是最亲的,楚玉柔的妈毕竟是他的小妈,压根就没有血缘关系,就谈不上亲近了。再加上她原本是医院里的医生,在为母亲王蓉看病的时候认识了当时的楚司令。母亲才死不久,她就和父亲结婚了。要不是怕影响父亲的形象,大儿子和大女儿早就为这件事吵了起来。

他们当然不知道,父亲和王蓉结婚,一方面却确实是两个人有了感情,另一方面是王蓉是王家的人。王家就和董家一样,也是一个很低调却很有实力的家族。

王蓉生下了楚玉柔和楚玉成姐弟两个,自然对亲生的子女更有好感。她原本就是个很聪明的人,也是个骄傲的人,丈夫前妻遗留下来的两个孩子对她的不满早就心知肚明,但不主动挑事,也不会对楚将军说,就这样一直的不冷不热。难道叫她这个有着身份地位的长辈去迎合小辈吗?不可能的事!

楚将军是一个军人,对这些细腻的感情离的很远,但维持着一个家的威严,还算和和睦睦。人渐渐长大了,都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对于后妈也不是那么的抗拒,但长期以来的习惯感情习惯也不会有多么的殷勤。

大哥楚安邦身居高位,早已经学会不动声sè,大女儿楚玉婷就不是那么的有城府,对于这个外姓人董大川就不是那么好脸sè了。当然敢不放好脸sè也是觉得他的地位不高,在气象局里的某个部门工作,能有什么权利。

其实更应该说她的地位不算高,还不清楚华夏的某些特殊部门。国安人员都会有自己的表面身份,像董小川以前就是一名jǐng察,董大川是一个人武部的人员。国安人员不出示自己身份时,都会说自己是在气象局工作,甚至还有气象局的员工证。

王蓉对自己的女婿也不是那么的了解,不过毕竟是最心爱女儿的丈夫,帮笑着说:“只要到了京城,工作就好办多了,等以后方便的时候,再调入其他的部门。我看大川以前在部队担任过教官,以后也可以去公安局做一个教官嘛。老大,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

老大楚安邦对这个小妈有些头疼,因为她提要求都是直来直去,不像官场上那样说的迷迷糊糊,让你拒绝都不好拒绝。他知道,这就是小妈的智慧。

楚老将军很高兴,一是自己最疼爱的女儿终于回到了京城,能长时间陪自己了,二也是能放下心思。自己的一家子人将来前程不说什么,最少不会落魄。

别看董家说的好,从不给后辈们支持,但一旦真正侵犯到后辈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