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1/4页)

唐溟催促了几次,答应太后植树后便来接她们,两人才依依不舍回太后那里去。

入夜,朱门大户静寂肃然,都早已安歇了。巡夜人打着更,慢慢悠悠走过一道道幽长的巷子。

没有人注意到几个身影越过东南几道高墙,轻盈划过夜空,消失于黑暗中。离他们不远处,就是京都最繁华的街市,灯火如昼,笑语如歌,觥筹交错,红绿浮艳似天上人间。

唐绣闪身进了阁楼,身穿夜行衣的唐溟唐忧已等在那里。

“已经处理了?“唐绣问道。

唐溟点点头。

“六姐儿今日提醒了几句,说那些送贺礼的官妇里兴许有人接触过杜莱,这才缩小了范围,不然岂不是大海捞针!”唐忧摘下头巾,啧啧赞道,“我还是小瞧了咱们六姐,她那鼻子儿真灵,什么时候也不见她疏忽过。这不过是个十三岁的小丫头,将来怎么得了!”

“她今年五月就满十四了。”唐溟淡淡纠正道,眼里也掩饰不住笑意,却又叹道,“我倒不愿她这般张事,若能像七姐或诗诗那样无忧无虑就好了,说到底还是我连累她……”

他如今说话这口气和以前有些不同,唐忧与师姐对视一眼,暗自一笑。

唐忧道:“你若真心疼她,就把大事定下来,她也大了,难道等天下人都知道她是你弟子吗?”

平常人家这时候许多都下聘定了人家,只等及笄之后出嫁。像何菀占缃,却是自己不肯离开唐家,推了许多求亲,才拖到现在,好在江湖儿女略晚些的也不少见。

唐溟也不愿再拖,默然片刻道:“师父之意你们也知道。等眼前这事情过去吧。”

他们送何菀等人入宫陪伴太后,是有心要留意宫中人等,查出内奸。

去年太后大病,前些时日杨太妃突然生病,明里是风寒微恙,实则那症状却是中毒,并且和当初京城怪盗的毒相近。好在唐恺发现迅速,又未雨绸缪制了许多解剂,及时用上,才化险为夷;而七师姐莫慈至

36、 百花祭 。。。

今都寸步不离地守护,连唐诚来了都无暇相见。

为此他们必须找出元凶来。

这一次花朝节,太后要率领嫔妃拜花神,唐绣从武举开始前就清除异端,布置人手防卫保护。

暗中的腥风血雨不提也罢。辛苦了这么久,这一刻万不能前功尽弃了。

唐忧也严肃起来:“掌门和师父都来信了,此事责任重大。我再去叮嘱一番,让十九娘等人近身保护好太后。”

“她们毕竟是女儿家,让小师妹也多小心。”唐绣叹了叹,抚一抚鬓前不为人觉察的几丝霜发。若有可能,她希望她们早有归宿,而不会像自己这样飘泊不定。

唐溟与唐忧知她心事,一起郑重点点头。

花朝节又称花神节,是二月唯一的节日,在惊蛰与春分之间“踏青”,以祈求花神降福,保佑花木茂盛,因而唐宋人也是极看重的。

有诗赞之,“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

清晨吉时,太后便领着众嫔妃,浩浩荡荡到城郊花神庙拜祭花神,献上素馔之礼。

虽说要俭约,那声势也足够浩大,辛良咋舌连连,很有些羡慕之色。

拜过花神,便回宫种花栽树,随后太后令李选侍将花饼与切花赏给众位命妇。

何菀唐甜等人也与宫女一样身着宫装,护在太后左右,不敢有丝毫懈怠,直到回了宫才稍稍歇口气。

众人坐定,不多久又有小皇帝送来给臣属的赏赐,乃是各色绢花。当下众人各簪一朵戴上,以谢皇恩。放眼望去,整个园中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少时圣上亲自驾到,向太后与杨太妃献上节礼。只见四名中官抬着两只雕花玉瓷花盆进来,里面各种着一棵紫玉兰。

花姿紫丽怡人,所过处幽香淡雅,小小一棵树,树形婀娜,枝条虬曲,花却繁茂;如烟笼紫雾。

有好事者数了数,大树有三十六朵,小树也有二十八朵。最奇的是朵朵盛开,无一朵青涩又无一朵颓态,寓意极佳。

赵祯见太后与太妃满面笑容,也极是欢喜。

听太后问道何处能觅来如此完美的花树,他忙把唐甜教他的一套说辞搬出来,道:“母后,孩儿一向知道母后喜爱辛夷高洁,此紫玉兰与一般不同,又名做长生花,历久不凋,花开不败,正是为母后与太妃祈福,花神定会保佑母后与太妃身体安康,福寿无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