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 (第1/4页)

周夫子应该也跟他们说过类似的话吧?

她还是别操心了,想些点子怎样制作这猪肉是正经,否则,这猪喂多了卖不出钱来,怕也是要空欢喜一场。

李家的院子里,酒席摆了一茬又一茬,人人都是高兴的。

只有李长雨沉默着,他躲在最西边的房间里,躺在床上皱眉苦思。可是外边传来闹哄哄的声音,让他觉得躲在这也是不成的,但他又不知往何处去。

正想着,房门被人推开了,他撑起身子抬头一瞧,原来是他爹李耕田进来了。

这大喜的日子,李耕田虽然满心欢喜,却同时担心着这个小儿子,因此抽空过来瞧瞧他——昨晚爷俩可是争论了好久,闹得脸红脖子粗的。

他坐到床沿上,耐心地对小儿子说道:“你也甭难过了。你年纪还小,明年再考就是了。”

李长雨不悦地说道:“爹,你咋不信我哩?我不是为了没中秀才心里难受才说不念书的,我就是不想念了。哥哥中了秀才不就成了,干嘛非要我也中秀才哩?”

李耕田沉着脸道:“你说的轻巧。念了这么些年,你忽然不念了,那不是白费了往常的工夫?”

李长雨忍不住反驳道:“咋能说白费工夫哩?我不是能识文断字了么?你常说这周秀才是个有见识的,他就说过,这书真读进去了,并不是只有求取功名一条路的。”

李耕田常听周夫子说话,也确实受他的影响,觉得他讲的非常有道理。可是,这牵涉到自己的儿子,那就不一样了,他心里还是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

他气恼地说道:“你念了这么些年的书,除了能拿笔,你还能干啥?扛锄头、插秧,你会么?”

李长雨道:“谁说一定要扛锄头插秧了?能做的事多着哩。我准备在清辉县开个小铺子……”

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长雨的志向

李耕田气极了:“你当爹是财主哩?你爹也就比村里的人富点儿,哪里有闲钱给你开铺子?再说,就有点余钱,那也是要留着给你哥用的,他往后还要考举人、考进士,不得用钱?这念书最是花钱了,笔墨纸砚、衣食住行,哪一样不要花钱?就是他运气好,一气考中了举人,那上京赶考的费用也是一大笔……”

李长雨打断他的话道:“爹你既然会算这个帐,就该明白咱家也是供不起两人念书的,就是哥哥一人都难。眼下在清辉县念书,住在姑姑家里,自是花费小;等哥哥真要上京赶考,那钱你也难凑哩。我就是为了哥哥好没有后顾之忧,才要开铺子的。当然,我也不大想念书是真。”

李耕田说不过儿子,气得站起身,在屋里来回地转圈,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李长风进来了,他平静地对李耕田道:“爹,你不用劝长雨了,他早就说过不想念了哩。长雨脑子活,让他折腾,没准将来比我这个哥哥还有出息哩。”

李长雨其实是个活泼的,这两天一直生闷气,连话也说得少,憋死他了,此时听了哥哥的话,从床上一蹦起来,猛地给了李长风一拳,乐道:“这才是我亲哥哩。”

李表风无奈地瞧着他道:“难不成我往常就不是你亲哥了?”

李耕田见大儿子也支持长雨的决定,又是伤心又是生气:“我望子成龙,可是你们却……”

他心里一酸,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想那天在山上,郑长河跟张大栓还夸自己俩儿子出息,是无人能比的。这小儿子如今却不念书了,这不是打脸么?

人家是想念没条件念,要么是家里没钱,要么是家里没劳力;这儿子倒好自己累死累活的让他念,他却不念了。

李长风见他爹伤心了,忙对长雨使了个眼色,两人一边一个搀着李耕田坐下,李长风就慢慢地拿话开导他。

他轻声对李耕田道:“爹,我跟你说实话,这念书也难哩。就算是考中了秀才,往后只会更难;哪怕是中了进士,还是一样难。咱清辉县的胡县令,不就是进士出身?他当县令这几年你是知道的,为百姓办事尽心,官声很不错。可是百姓说他好有啥用,在官场上他不如意的很。我和长雨都不是那会逢迎趋利之人,就算是考上进士,想必日后在官场上也是很艰难的。既然这样,为何要俩兄弟都走同样的路哩?长雨不喜念书考秀才,就让他做旁的事也算是为咱家留条后路。”

李耕田好歹也是念过几本书的,听了儿子的话,简直惊呆了他颤抖着嘴唇问道:“留条后路?真的那么难?”

李长风沉着地点点头道:“当官不一定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