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部分 (第1/4页)

再说李家;柳儿娘和王氏起身出去;李长亮根本没挽留她们;他正悲愤地想;为啥他和柳儿想过安生日子就这么难哩?

花婆子和梅子吃饱后;又凑一处商量;晌午吃多了;晚上吃清淡些:煮一锅玉米糊;炒个青辣椒;再撕一碗山芋茎用青椒炒。这两个菜最是下饭了;送玉米糊最好了。

两人没心没肺的样子;看得狗蛋娘哭笑不得。

菊花自然不知李家发生的事情;过后梅子也没跟她说;她觉得菊花并不喜欢听柳儿娘的闲话。

但是;张家的佃户、帮佣;却一个个精神百倍;忽然间都气势高昂起来。

如果说以前这些佃户干活都很用心;也很听话;是因为张家有钱又出了个秀才;为人又良善忠厚;就算那因为家贫;一时交不齐租子的;东家也不会死催硬逼。那么;有了菊花救葡萄的事后;这些人忽然跟打了鸡血似的;对张家死心塌地地拥护。

他们把自家租种的地伺弄好了;还经常主动帮吴成照应张家的稻田——吴成算是张家的外管家了——又去山地里帮手薅草;干活十分的卖力。

要是遇见有人扎堆议论菊花杀人啥的;立马上前跟人吵;说他家少奶奶不过是跟人抢娃儿。打了几下;那人贩子最后可是被街上人合伙打死的;这事谁不晓得?

槐子听了这事很诧异——这可是意想不到的结果了。

这天;菊花让葡萄叫了山上的吴老头媳妇吴婆子和王老头媳妇王婆子来家说事。葡萄有事先走一步;两人稍稍安排了家事;就约在一路下山。

半路见柳树底下坐一群媳妇议论菊花杀人的事;就听有人道:“真狠哩;连人都敢杀……”

吴婆子立即脸色不善地上前;对着一个媳妇骂道:“你才杀人哩。你们全家都杀人。你哪只眼睛瞧见我家少奶奶杀人了?走;走!我跟你去衙门问问;那些人贩子到底是谁杀的?”

那媳妇一缩脖子;往后直退。

她虽然对一个佃户敢跟自己对杠很生气。可也不敢回嘴;因为人们都知道;最后衙门记录的供词可是说这些人贩子都是班头衙役抓住的;跟菊花一点不搭。

她心里愤愤;明明就是菊花杀了那个人;还不让人说了?

王婆子也道:“哪天你们自家的娃儿叫人拐了;我瞧你们还有闲心坐这闲磕牙不!”

说起这个。众人脸色都变了。

柳儿娘在女婿家被狗蛋娘教训的事早就传开了;她们也知道男人们对这事的态度;因此说归说;谁也不敢公开嘲笑菊花。

一个媳妇赔笑道:“婶子;我们可不是说菊花不好;我们是夸她哩。要是我遇到这事;准会跟菊花一样;说不准我比菊花还狠——我比她力气大哩。”

另一个媳妇急忙附和道:“对。对!是这样!谁要是敢抢了我家四儿;老娘就抠出他的牛黄狗宝。”

说着话;她脸上露出杀气腾腾的模样。

这倒也不是装的;想着自个的娃儿要是被人拐走;那简直就跟剜了心头肉似的;很想杀人。嗳哟!菊花莫不是就是这样想的?可是葡萄不过是个丫鬟哩。她那么心疼干啥?

她这里想不通菊花救人的动机;其他的媳妇听了她的话;纷纷都表示自己要是碰见这事;会怎样折磨人贩子;挖心挖肝地叫嚷不停;遂把刚才谈论的事丢开了。

吴婆子和王婆子撇撇嘴;也不说话;转身就走了。

来到张家院子;刘婶正在厨房门口择菜;一个穿兜肚和小短裤的小娃儿拽着她衣裳靠在她旁边。抬头看见两人;便笑道:“吴嫂子和王嫂子来了?少奶奶正等你们哩。”

吴婆子忙道:“要死了;我俩在路上耽误了一会子。少奶奶等好一会了么?”

刘婶道:“才一会。你们进堂屋去吧。”

两人忙上了台阶;还没进屋;就见葡萄出来笑道:“吴婶;王婶;少奶奶请你们进来。”

两人忙进屋;就见菊花坐在一张木头茶几后面;正聚精会神地用左手扒拉着一把小小的算盘。那算盘也就四寸来宽的样子;上面的珠子也小巧;看起来倒像个玩意儿。

两人心下奇怪;这是在算账哩;还是在玩哩?

要说算账;这算盘可不像能算账的;跟集上铺子里摆的算盘好像不大一样哩;要不是算账;旁边还摆着砚台和纸;却没有毛笔;只有一只鹅毛管子;真真怪事。

本着对菊花的敬重;两人并不问;只做没看见;笑着站那等菊花。葡萄给两人端了小板凳;示意她们坐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