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页)

家里只有录音机,话筒还没普及的普通人能比的!

切!难怪自己发挥得那么差,节目居然也蒙混过关了!校园晚会的准入门槛就是低啊!

杨灵萱暗地吐槽,又望向一旁那个拉着手风琴给人伴奏的琴师,感觉好一阵无语。这是故意的么?原版多好听的伴奏不要,竟然自己另外找人拉手风琴伴奏。

忽然想到什么,回头望向李清桐:“对了!这首《垄上行》的原唱是谁啊?”

“去年春晚的香港歌星,张蒙啊!这你都不知道?”薛冰简直要叫起来了,瞧着杨灵萱的眼神,仿佛她是外星人似的。

果然不是张明敏!果然不是张明敏!杨灵萱顿感风中凌乱。在邓丽君不是邓丽君,而是邓筠之后,她就知道,张明敏也可能不再是张明敏,果然……这个世界,已经不再是她原来的那个世界了!不是了!

…………

台上那男生这时唱完了下来,李清桐轻轻感慨:“他唱得这么好,却没有好伴奏,可惜!”

杨灵萱不明所以,薛冰却心领神会,没好气的解释:“他叫孙铭,也是这一届的新生,学校那班玩乐器的老生,哼!瞎摆老资格,都不愿给新生伴奏,你说说,这叫个什么事!”

“《垄上行》没有伴奏磁带?”

杨灵萱奇怪的问,就见到薛冰和李清桐两个瞪大眼睛一齐向她望了过来,可怕的沉默!

“什么伴奏磁带?”薛冰很快连问:“你快说说!”

“不会是让玩乐器的人先把伴奏部分录进磁带里去吧?”李清桐倒是眼前一亮。

“好主意啊!”薛冰闻言猛拍了一下巴掌:“我得马上去给咱们部长说说。”转身要走,见到整个审核现场的忙碌气氛,又退了回来:“不急,这不是小事,需要协调很多人,我还是明天再说!呵呵!”

李清桐笑了笑,倒是狠夸了杨灵萱一句:“灵萱好灵活的脑子,竟想到这样巧妙的办法,就是不知道效果怎么样,别到时候唱的人跟磁带播放不合拍,就糟了!”

杨灵萱干干一笑,没敢再说什么,她小时候常听前世的母亲大吹特吹八十年代卡拉ok和歌舞厅兴起的盛况,据说她的父亲就是在歌舞厅大展身手,追到的她母亲……没想到这都八五年了,当下的人还不知道伴奏磁带是什么,更别提什么卡拉ok。

既然这样,她也无法看好薛冰那个找乐团手先录制伴奏磁带的主意,没有后世那种同步歌词提示,又没有伴奏声道和演唱声道的混响处理,她无法想象未经训练的新手,像孙铭这样的,单靠录音磁带来伴奏,能出来什么好效果,他能找得准节奏么?明显不同声道出来的声音能协调么?

突然想到从此以后,再也见不到自己前世那一双可爱的父母,连相处的时空,都不再是同一个维度,心头猛一阵惆怅,竟说不出的黯然难过……

薛冰是文娱部委员,管着部分杂务,不到结束走不开,杨灵萱和李清桐两个便陪着她在舞蹈教室里一直待到下午五点四十多,整个晚会节目审查全部结束,方才散场。

让人意外的是,为牺牲了大家周末休息时间的缘故,文娱部竟然很大方地掏钱在学校小饭堂那开了好几桌,所有参与整个审查会的成员都可入席。小饭堂是校领导常用来招待客人的地方,价格比较高,味道虽不如外面生意好的餐馆,比学校大饭堂可强的不止一点点,倒让杨灵萱混了顿饱。

回到宿舍第一件事,就是追着李清桐索要邓筠的海报。有邓筠,没有邓丽君,有张蒙,没有张明敏,这种怪事搁在杨灵萱心里,有如骨鲠在喉,实在无法忽视。

李清桐果然是邓筠的粉,随手就从某本书中翻到了一幅邓筠的黑白照片递给杨灵萱。

对着照片里的邓筠端详了半天,杨灵萱竟有些拿不准了,凭她的印象,照片里的邓筠跟她前世母亲收藏着的几张邓丽君海报起码有七分貌似,这邓筠会不会就是邓丽君?

得不到确切的答案,杨灵萱只好把照片还给李清桐,压下了满心疑问,留着准备问缪儿去。

没有后世的网络、手机、本本,也没有各管各的去约会,晚上宿舍里人都在,反而显得格外温馨,金海丽又再抱着她的书本在看,朱诗诗拉住了李清桐在闲聊,薛冰白日里兴奋劲儿还没过,纠缠着杨灵萱练吉他,把李清桐推荐的《在水一方》听了一遍又一遍。好在原版杨灵萱的手指头早已磨出来一层厚厚的茧,要不然这般长时间地按琴弦,杨灵萱手指头非麻了不可。

唯一没在的是钱吟雪,这姑娘昨日几乎半夜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