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1/4页)

乍一进去,道静便感觉到有股无形的力量迅速捕捉到他,这股力量十分强大,仿佛飓风卷着他往一处吸去。他不得不立即化出原形,才堪堪止住去势。

饶是如此他也在这力量之下身形不稳,在地上滚了两个跟头才停住。

“我是轻敌了。”道静爬起来掸掸衣摆上的灰尘。之前他觉得幻术之流终非大道,不过是雕虫小技,不足为虑。但等他终于看清了这地下空间的全貌后,由衷的觉得自己的观念被刷新了。

这是一个巨大的空间,整体有如一个洞穴,地面上整整齐齐摆着无数铜铸的架子。每个架子都有丈高,上下共六层,好似将床榻叠起来一般。

这许许多多的架子并不是空的,每一个架子每一层都蒙着白布,一时看不出白布下是什么事物。但所有架子按一个诡异的形状排列着,如同一个风的图腾。在这些架子中央有一块圆形的空地,正中有一个祭坛。

而以祭坛为中心,整个空间被一个巨大的法阵包裹着,法阵的最上方空悬着一面古镜,正缓缓的转动。镜面一旦停住,所指向的方位便有灵力从白布之下被吸出。一方暂时衰竭,便转向另一个方向,随着镜面不断变换方位,所有铜架上的东西轮换着被抽取灵力。

源源不断的灵力被引导至古镜之中,整个法阵四周环绕着阴火,一簇一簇明明灭灭,冷冷的标示着生命之力的凋零。

道静想,他已经知道这白布下面是什么了……

这个地下空间里,法阵的源泉,铜架之上。一排一排,一层一层,密密麻麻摆着的,都是人!

细分的话,大部分都是活人,化作的阴火的,是已经被抽干了灵力神魂消散的死人。

每层四个,每架六层,四十余架,便是一千多人。天台山总共才有多少门人?琼台镇才有多少人?即便是这清集郡,也不过万人。短短一年时间,竟然害了这么多人的性命。

这三平道,不是图财可以解释的了。

但他们的确敛财,有财源,有人望,又吸取如此数量的灵……

这恐怕,是要做一件大事!

道静目光凝重,望着上空的古镜,所有一切的灵力最终流向那里。铜镜一物,一般不具有存灵之力。自身有灵的古镜,乃是铸造的同时将某一物的纯净灵力化入其中,作为镜灵。但也仅此一灵而已,万不可能容得下如此多且杂的灵气。吴越之地铸造铜镜的技艺是十分高超,的确曾经有过这种方法,不多那是都作为祭祀所用,不是民间能够接触到的。

这样看来,这面古镜作为整个法阵的核心,将所有的灵气抽取出来。再作为一个媒介,转向另一处,那才是这个法阵的最终归向,也是这个三平道存在的真正目的!

道静想到这里,决定再次化为灵气,便进入那古镜之中,随着所有灵力一起前往那最终的目的地。然而就在他即将接触到镜面的那一刻,整个法阵忽然发生了变化。

古镜精光乍现,突然翻转向上,空中已经被吸出的灵气还未等进入,便一下子失去了控制,在空中毫无方向的散开。法阵在这一刻不知为何停止了运转,每一个铜架上方都有咒文亮起,压制着架子上的僵而未死之人,不教他们苏醒。

道静落地,疑惑的望着四周,就在这时,于虚空中传来一个女人的笑声。

“啊呀呀,这位小公子可是迷路了?快回去吧,这里可不好玩哦。”

笑声如魔音穿脑,法阵中风声呼啸,旋转在道静的周身。

“铮!”一声清音穿破风障,长剑祭出,清光立时逼退了觊觎在侧的无数幻影。

“你是何人?”

☆、第四十二章 古镜观神

又是一阵轻笑,从古镜之中幻出一个女子的身影来,正是那镜仙。

她面带戏谑,高居法阵之上,居高临下的看着道静,似乎完全不在意他环绕周身的凛冽清气。

“小公子好霸道,闯进我的地盘,却要质问我?那我倒要先问问你是谁啊?”

“天台山,道静!”

吴越之境的主宰,三平道所在地的第一仙门大派,人家的正宗传人杀到了家门口,那女子却似乎一点也不惧怕,只是一副了然的神情。

“原来你是仙家,怪不得我看不到你,唉!那个傻小子可就危险啦”

知道她必然是在以耸人之语迷惑自己,道静也不以为意,坦然道:“他若只有这么一点本事,便不配与我为伍!”

“是吗?”镜仙轻轻拂拭着手中的古镜,玩味的看着道静:“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