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1/4页)

蔷薇从教室的另一个角落走过来,笑着问我们,“你们聊什么呢?”

熊奇的头触电般弹起,“薇薇,没什么,陆川损我呢,我让他一边凉快去。”

蔷薇的脸转向陆川,似乎想和陆川说什么来着,可是陆川却忽然拉住我的手臂穿过拥挤的人群往教室的前门大步走去,我愕然的跟着陆川走,但却能分明感到周围投来异样的眼神。

“穆老师!”原来陆川这么匆忙的拉着我从教室前门出去是为了截住穆易教授。

“陆川?”穆教授看见陆川笑眯眯的喊他。

“穆老师,好久没见到您,近来身体可好?”陆川谦逊的问候穆教授。

“呵呵,人变老了啊!你看,我这晚会没看多久,耳朵就有些受不了啦!这不,出来透透气!”穆教授乐呵呵的回答。观看这次文艺汇演的不仅有学校领导,学生会还邀请了学校有名望的老师。

“那我帮您调个离音响较远的座位您看行吗?”

“不用啦,麻烦!我就当今晚年轻一回!”

“您说过,心理年龄才是衡量人年纪长幼的标准!”

“那是上课时说的,不当真!老了就得服老!”穆教授笑着摆摆手。

“对了,金老师,跟您介绍下,这是我们大一国贸的小师妹,她非常仰慕您!”说完陆川像家长一样拍拍我的肩膀。

穆教授这才转头看看我,“哟,小同学,你叫江漓岸,对吗?”

我受宠若惊的点点头,“穆老师,您记得我呀!”

穆教授和蔼的说,“我记得你哟,《从徽派建筑看古风的保存与遗失》这篇文章是你写的吧!”

我害羞的点点头,“是的!”

那是穆教授布置的第一份思修课作业,其实他的要求很宽松,只要写一篇关于自己故乡的文章就够了,题目不限,字数不限。当时十一刚过,我才从家回到南京,坐在自习室里,我静心的回顾我的家乡,那个被标榜为中国最美的乡村的地方。的确,在政府有规模有目的的努力下,一部分徽派建筑被完整保存了,但是有更多的建筑物在不断的被拆除,新的建筑春笋般崛起,而古韵却在一点点消失。我从婺源的历史写起,写到了徽派建筑的保存与修缮,婺源民风的流失与变迁,拆迁后废墟上新建筑的拔地而起,再写到了中国古镇与欧洲古镇的异同,再写到如何加强民风古韵的保存,洋洋洒洒不知不觉写了十六页纸。论文交上去的时候我心惊胆战,因为身边的同学最多的只写了两张纸,我的论文厚厚一叠,别人都以为我错夹了草稿纸进去,我更担心的是怕穆教授会草草而阅。可论文发下来的时候,我却抑制不住的欣喜,穆教授光是评语就写了满满一张纸,在最后还表扬我有很好的文笔与视野,鼓励我不要放弃手上的生花妙笔。

陆川惊讶的看看我,“漓岸,你很厉害嘛,连穆老师都读过你的文章呀!”

我连连摆手,脸唰的红起来,“不是啦,那只是穆老师布置的作业!”

穆教授笑意盈盈的看着我,对我说,“小同学很不错,要继续加油!”

我努力的点头,“谢谢穆老师的肯定,我一定再接再励!”

穆教授对陆川说,“我得回去啦,透风时间结束啦!”说完便转身往小浪底走。

陆川像是恍然想起了什么,“穆老师,下次辩论队招人时,您考虑下漓岸啊?”

穆教授边走边点头,“行,这么好的苗子,我也不想错过!”

陆川欣喜若狂的拉住我的手臂,“哈哈,搞定!”

我才明白陆川是想把我介绍给穆教授进入H大的辩论队。穆教授是我们H大的辩论队校队负责人,H大的辩论队曾经在穆教授的带领下杀进了全国大学生辩论赛的前三名,风光无限。因此,在H大,校辩论队就像遥不可攀的雪山,光芒万丈。陆川就曾是辩论队的四辩,陆川说过,若能进辩论队得到穆教授的点拨,一生都会受益匪浅。

我突然很感激陆川,从我进H大到现在,他一直在默默鼓励我,帮助我走向一条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康庄大道,不论这条路上他是否是我前行的伴侣。

我想起一个古老的故事,大意是说,我想要一个苹果,可是你给了我一车香蕉。我知道你对我很好,可是你给的却不是我想要的。我很想知道这个故事的另一面,你给了我一车香蕉,可是你想要什么?我能给你吗?

或许你的心里,早已有了答案。

作者有话要说:

☆、冬天里的一把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