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 (第1/4页)

要知道;这喝酒是有讲究的;一般来说;都是饮八分杯;若是倒满了;证明两人的关系不一般的;已经不需要那些礼仪来约束了。

“苏兄。在下借花献佛;敬你一杯。”

徐尔一很高兴。看到吴三桂和苏天成如此的投缘;两人今后慢慢的交往;成为朝廷的栋梁;何愁不能够振兴大明朝。

关宁铁骑;是朝廷的一支劲旅;在抗击后金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朝廷都是知道的。虽然说在大凌河之战;关宁铁骑;几乎损失殆尽;可后来还是重新组建了;如今;吴三桂已经是关宁铁骑队伍中的一名将军了;可以预计。不要多长的时间;就能够领导这样的一支铁骑了。

长期以来;关宁军都是驻扎山海关的;稳如泰山;战斗力是得到公认的;这也是因为吴三桂父子。一直都驻守山海关。

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在崇祯四年的大凌河之战中;临阵逃脱;被免去总兵职务;今年六月。因讨伐孔有德有功;恢复总兵职务。

这一对父子。在文武官员中间;有着一定的影响。

徐尔一是典型的文人;对战场上的事情;不是特别清楚;但有着一定的分析能力;当年;他为熊廷弼鸣冤;为毛文龙担保辩解;也显示出来了一定的远见。

这一次;徐尔一相信;自己做对了。

所谓酒品识人品;苏天成是深谙其中之道的。一个人在酒场上的表现;能够很直接的表现出来其对人对事的态度;特别是在酒酣之时;很多的本性;就表露出来了。通过喝酒的表现;察觉到一个人的品性;这不是夸张的说法;确实是有道理的。

苏天成发现;吴三桂喝酒显得有些拘谨。

吴三桂是军人;长期镇守山海关;平日里接触到的;也是军人;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是很平常的事情;豪迈的性格;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间;熏陶出来的。

军人是不能够有文绉绉的表现的;需要在战场上杀敌;你死我活的厮杀中间;没有什么道理可说;谁的力气大;谁的武功高;就能够消灭对方;就能够活命。

军队中间;文人是更少;几乎没有;依照吴三桂的身份;接触文人的机会;不会很多。

可吴三桂的表现;确实不简单;能够控制住自己;尽量表现出来适应;这绝不是一般的武将所具备的素质。

苏天成接触过孙元坤、刘实亮和罗昌;应该说;这些人都是武将;当初的地位;比吴三桂高了很多;他们的身上;豪爽之气;是不可能消磨的;尽管在四川峨眉山隐居那么多年;重出江湖的时候;依旧没有改掉老习惯;他们在苏天成的面前;没有那么多的顾忌;表现出来了真实的自我。

吴三桂和孙元坤等人不同;善于伪装和隐蔽。

不是说这种做法不好;审时度势是不一般的能力;能够做到喜怒不形于色;适应各种的局面;要么是顶天立地的英雄;要么是大智若愚的枭雄;也可能是称霸一时的奸雄。

苏天成觉得;自己有了初步的看法。

他笑呵呵的开口了。

“吴兄;在下听闻;军队中的兄弟;都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在下最为推崇唐朝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想那战场上;有着何等宏伟的气魄啊;徐大人是在下的恩师;也是深知战场残酷的;吴兄就不要拘谨了;我等也体会一下战场饮酒的滋味;徐大人不会在意;吴兄意下如何啊。”

“苏兄客气了;苏兄的长相思;在山海关;已经广为流传了;在下早就倒背如流;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苏兄是真的知道弟兄们的苦衷啊;长年镇守边关;难以和亲人团聚;就凭着这一点;在下也是要多敬苏兄几碗酒的。”

徐尔一抚摸着不多的胡须;笑的很是惬意;这等的场景;是他最愿意看见的。

大明朝的文官;在武将的面前;总是显得高人一等;自己的这个学生苏天成;丝毫没有这样的表现;吴三桂的表现;也是很不错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正文 第一百五十四章 历史的必然

(感谢诸位读者大大的厚爱;我一定努力的

苏天成非常的吃惊。

吴三桂的表现;绝非莽撞的武夫;有着不错的学问;领悟能力;更是不用说了;这样的人;的确是人才啊;难怪年纪轻轻;就成为了游击将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