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 (第1/4页)

苏天成看了看傅友亮;接着看了看周延儒;若有所思的低下头了。

看着辩论即将开始;朱由检终于发话了。

“苏爱卿;你为何出此言啊?”

“臣有两条理由;第一;碗米养恩人;斗米养仇人;流寇确实是驿卒、饥黎、难民;本是良民;造反之初;因为饥寒交迫;无法生活了;这可以理解;可一旦他们形成了势力;习惯了四处劫掠的生活;他们的心性;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们不再满足于平静的生活;时时刻刻渴望获得权力;甚至想着自立为王;威胁我大明的江山;若是有机会;他们必将再次造反;朝廷的赦免;不能够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必将再次成为我大明的心腹之患。如此情况下;再和他们谈论朝廷的恩惠;无异于对牛弹琴。”

“第二;对待敌对势力;依靠的是铁血手腕;绝非怀柔政策;如今我大明;外有后金的骚扰;内有流寇作乱;朝廷应该用不一般的手腕;降服内乱;臣的建议是;对那些作乱的流寇首领;以及他们的骨干成员;格杀勿论;绝非用怀柔的政策。近些年灾荒连连;皇上仁慈;认为流寇都是我大明的子民;饥寒交迫;无奈之下造反的;臣深切体会皇上仁慈之心;但流寇已成气候;他们攻破城池的时候;可否想到了皇上的苦心;可否愿意释放我大明的官吏;没有;他们都是赶尽杀绝;连家眷都不放过;此等的贼子;绝非善类;不可轻饶。”

“综上所述;臣以为;对紫金梁以及其骨干成员;全部斩杀;南京羁押的五千流寇;视情况区别对待;那些贼心不改之徒;照样是格杀勿论。”

大殿里面;引发了嗡嗡的议论声。

朱由检陷入了沉思之中;的确;朝廷采瘸柔政策;不是一天两天了;可效果很不好;杨鹤就是因为贯彻这样的思路;结果致使流寇降而复反;被免去三边总督。

“臣以为;苏大人的理由是成立的;朝廷采瘸柔政策;本是皇上仁慈;可流寇贼心不死;不体谅皇上的苦心;拿了朝廷的银子;转过身后;依旧造反;我大明的官吏;惨遭他们的杀戮;我大明的子民;遭遇他们的蛊惑;如今的灾荒;依旧存在;若是放虎归山;这些人继续造反;必将给朝廷带来更大的麻烦。”

周延儒居然站出来了;赞成苏天成的意见。

见到这样的情景;温体仁不甘示弱;也开口说话了。

“臣以为;苏大人的建议;确实可行;对待流寇;不能够心软;不能够留下后患。”

出现了这样的情形;苏天成有些迷惑了;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周延儒和温体仁两人;本是死对头;怎么都赞成自己的意见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正文 第二百一十一章 江宁营

(感谢大麻子的宝贵月票;感谢bread84的评价票;感谢宜桦的打赏;谢谢了

有关紫金梁以及紫金梁骨干的处置办法;很快定下来了;全部斩首。

朱由检下旨的时候;脸上有不忍的神色;看见了这种情况;苏天成暗暗下定了决心;今后和流寇鏖战;绝不手软了;遇见那些首领;包括他们的骨干;不要想着什么献俘了;直接斩杀;看样子;朱由检还是心慈;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赦免了这些流寇了。

大明已经是千疮百孔;经不起这些折腾了。

接下来;自然是奖赏的事情了。

这牵涉到了敏感的话题;吏部尚书和左都御史;一直都没有确定下来;如果仅仅是江宁县巡检司的军士;立下了功劳;这还好说一些;但南京两大营;包括安庆卫的军士;也立下战功了;有功必然要奖赏;何况是这么大的功劳。

商议到奖赏的事情;苏天成有些嘀咕了;自己是不想到厩来的;而且也不想离开江宁县;好不容易在那里开头了;要是这个时候离开;等同于釜底抽薪;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微妙的局势;从一开始就出现了。

朱由检直接提出来了;南京兵部尚书、直浙总督、参赞军务唐世济;剿灭流寇有功;出任左都御史。

南京兵部尚书;和左都御史;品秩是一样的;都是正二品的大员。看上去好像是平调;而且南京兵部尚书。是南直隶的一把手;但这里面的悬殊;是很大的。

厩的六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进入了权力的核心层了;而且下一步的发展;就是进入内阁;但南京的兵部尚书。没有这样的可能;南京远离北京;已经被排斥在核心权力层外面了。南京的六部和都察院;说起来好听;实际上是将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