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部分 (第1/4页)

“你有这样的认识;是不错的;从激励将士的斗志出发;这样做完全可以;既然是早就定下来的规矩;骤然改变;也是不合适的;不过;这样的事情;还是不要四处宣传;好在你这次招募军士;没有提到军饷的事情。”

苏天成点点头;温体仁站的角度不一样;想到的问题也是不一样的。

“第二个问题;在养心殿的时候;你说江宁营需要三年的时间;恐怕有些不妥;你是我的学生;我也就实话实说了;能够给你一年的时间;算是不错了;厩的压力太大了;流寇和后金的骚动;都是在京师的附近;这样的情况;不能够时常出现;所以说;江宁营要以最快的速度;发展壮大起来;你说实话;到底需要多长的时间。”

苏天成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了。

“恩师;三年的时间;可能是有肖了;不过一年的时间;肯定是不够的;仅仅是钱粮方面的积攒;就不可能达到目标的;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江宁营不是原地不动;完全可以参与剿灭流寇的作战;但不能够调防到辽东。”

“为什么这么说?”

“学生有着这样的看法;从作战能力来说;后金满洲八旗等;远远强于流寇;按说最大的隐患;还是在于后金;可流寇活动在中原一带;这些年来;有着愈演愈烈之势;流寇作乱;属于内乱;攘外必先安内;这安内的任务;剿灭流寇;是很大的一部分;若是稳定了内部;老百姓安居乐业了;方可抽出来精力;一心对付后金。”

“学生以为;对付后金;不仅仅是防御;要和他们展开决战;从根本上;剿灭他们的武装力量;让他们彻底的臣服。”

温体仁微微点头。

“你说的是不错的;可实际情况不是这样啊;后金骚扰;流寇侵袭;朝廷不可能一心剿灭流寇;对后金侵袭视而不见啊。”

“学生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想到了什么;直接说就是了。”

“学生以为;目前的情况下;可以暂时与后金讲和;稳住他们之后;朝廷集中力量;重点剿灭流寇。”

温体仁惊得站起来了;在书房里面;走了好几步。

“坤元;你怎么能够有这样的想法啊。”

“恩师;学生没有觉得奇怪啊;当年;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不也是和突厥讲和吗;赢得了时间;统一了中原;最终回过头来;剿灭了突厥;令唐朝无比强盛。这就是很好的例证啊。可能不少的士子认为;与后金讲和;是大逆不道;是出卖祖宗;是不能够忍受的屈辱;堂堂天朝;宁可站着死;不可跪着生;学生觉得;那些士子的认识;是迂腐的;他们根本不知道朝廷的困难;不知道真正的治国之道;更不懂得张弛之道;学生说的不客气一些;有些士子;就知道空谈;站着说话不腰疼;满嘴的仁义道德;狗屁不通。”

温体仁看着苏天成;眼神很是深邃。

好一会;温体仁才开口说话。

“坤元;你的认知能力;确实不一般;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不过;你的这些观点;千万不能够说出去;如今的趋势;不允许这类观点的存在。”(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正文 第二百八十一章 训练开始

顺利的拿到了十万两白银,苏天成的认识,也彻底发生改变了。

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温体仁是不错的,至少在清正廉洁方面,是做的很好的,十万两白银,不是小数目,如果说稍微提出来一些要求,聪明的苏天成,就要掏出来几千两的银子,作为感谢的酬劳,但温体仁根本没有提到这样的事情。

同时,温体仁做事情很严谨,考虑到的是全局,江宁营将士的待遇很高,可能影响到大明卫所的军士,甚至直接影响到朝廷的决策,他和苏天成交谈的时候,很坦率的告诉了苏天成,朝廷不拿出来一两银子,是他的建议,也是害怕其他的卫所军士,聚众闹事。

温体仁的表态,令苏天成感觉到了,不管怎么说,温体仁还是为朝廷考虑的,为皇上考虑的,尽管说和周延儒之间,有着不少的龌龊,相互之间,用了一些不光彩的手段,可担任内阁首辅之后,温体仁还是摆正了自身的位置。

这一次的交谈,令苏天成再次的坚定了决心,某些文人墨客写出来的历史,不能够相信,且不说那些人是不是秉持公正的态度,就是他们那种无限上纲的挑剔xìng格,就令人作呕。

有些人就是这样,一旦有了学问,就开始自高自大,目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