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部分 (第1/4页)

チ恕�

江宁县市面的繁华;大大出乎了闫子章和蓝桥正的预料。

郑克友知道这些情况;一年多的发展;江宁县已经远远超过了上元县;成为南厩最为热闹的地方了。最为主要的体现;还是在商业方面;江宁县的商贾;与县衙的联系紧密;能够得到县衙诸多的关照。最关键的地方;是江宁县的商贾。能够安安心心的做生意;不担心有人敲诈;或者是地痞无赖闹事情;江宁营经过了几次的打击;不夸张的说;江宁县的地痞无赖;几乎是销声匿迹了。

一年多时间以来;江宁县县城里面;增加了太多的房屋;包括城郊一带;也出现了大量的房屋;江宁县县城的实际面积;正在扩大;江宁县和上元县之间的间隔地带;正在慢慢的开始繁荣;不少上元县的商贾;都在想方设法往江宁县的方向转移。

江宁县城内的人太多了。

走了一会;闫子章感觉到有些走不动了;大街上人来人往;几乎都要挤不动了;看得出来;有很多的人;并非是江宁县本地人;眼见的店铺;围满了人;争相购买东西;沿途看见的客栈;挂着客满的牌子;酒楼更是不用说了;一楼大堂传出来的划拳的声音;隔着老远都能够听见。

若不是见过了河南一带农民的贫穷;闫子章简直以为大明朝已经富庶的不一般了。

一路上;闫子章都在思考;江宁县的富庶;代表了什么;这说明苏天成的施政手腕;非同一般;可以说是找准了方向;虽然说江南本来就富庶一些;但远远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自己到江宁县来了;不要想着有什么创新;最好的办法;就是按部就班;维持这里的稳定。

他愈发的感觉到;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接到吏部敕书的时候;他是有些想法的;到了江宁县;要大干一番;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在孟津县一年的时间;他感觉到疲惫不堪;毕竟是受灾的地方;要钱没钱;要粮食没有粮食;基础条件太差了;几乎做不好什么事情;江宁县的情况不一样了;富庶的地方;一定是有所不同的。

可眼前的情形;令他明白了;苏天成确实比自己厉害;不服气是不行的。

难怪江宁县那么大的名气;难怪皇上会关注这里。

一时间;闫子章感觉到了;自己肩负的重任。

刘仲基一路上都在介绍着元宵节的准备情况。

今年的元宵节;中兴学社主要规划;重点开展三个活动;一是猜灯谜;县衙在全县六处地方;设立了猜灯谜的场所;奖励也是颇高的;猜中一条灯谜;可以获得一两银子的奖励;二是舞狮子耍龙灯;江宁县商会;组织了好些队伍;不仅如此;县城附近的村镇;也组织了队伍;到时候;这些舞狮子耍龙灯的队伍;还要相互比赛;看看谁的技能更好;得到好评最多的队伍;可以获得奖励;三是组织唱戏;这是传统的项目了;南厩的大小戏班子;早就摩拳擦掌了;准备好好的唱一番的;中兴学社会派出专人;品评戏班子的戏曲;拔得头筹的戏班子;能够得到一千两银子的奖励。

听到了这些介绍;闫子章等人;都有些向往了;从正月十四开始;一直到正月二十四;足足十二天的时间;改是能够看上多少的戏曲啊;包括舞狮子耍龙灯的;若是有本事;能够很好的猜灯谜;还可以赚到一笔不少的银子。

这样的好事情;谁不赶着过来啊。

不要说文人墨客;就是寻常的老百姓;也会想尽办法凑热闹的。

“刘大人;苏典史;县衙组织的元宵节活动;如此的丰盛;这治安的情况;该如何的保证啊。”

闫子章不愧是担任过知县的;很快想到了关键地方。

“大人有所不知;从昨日开始;江宁县的治安措施;就已经落实下去了;重点是江宁营负责的;江宁营抽调了五千将士;每日里定点巡逻;关键的地段;会有将士守卫。”

闫子章点点头;江宁营的名气太大了;有他们保护安全;没有谁敢轻举妄动的。

蓝桥正被眼前的景象迷住了;听到刘仲基说到灯谜的事情;他有些跃跃欲试了;不过自己是江宁县的主薄;本来就是元宵节庆典的组织者了;要是参与到猜灯谜之中去;是不是有些说不过去了。

他的事情还不少;午时以后;还要到中兴学社;专程拜访孙承宗、鹿善继和黄道周;负责中兴学社日常事务的刘青云;也要专门给他禀报情况。

这一切的事情;都是他所向往的;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蓝桥正有了一种幸福的感觉了;到江宁县来;虽说是出任主薄;但比较呆在王府长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