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部分 (第1/4页)

是应承下来了;不要几年时间;就是倾家荡产了;不管怎么说;这样的生意;是无法做的。

“大、大人;实不相瞒;这两百万两银子;在下确实没有办法;无论如何;都是无力承担的。”

“呵呵;宋老板;看来你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不管是哪个大商贾;单独来承担一支军队的开销;都是不合适的;就算他能够承担;外人会怎么看;沈万三的教训;你应该是清楚的;我可没有意思;要求你单独承担江宁营的开销啊。”

“那;大人;在下实在是有些不明白了。”

“嗯;有一种形式;我来给它总结;叫做军商结合;怎么说呢;就是商贾将自身的命运;与这支军队紧密的结合起来;甚至达到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相互依存的程度;当然了;这里面的商贾;不可能是一个人;可能是好一些人;当然了;这里面存在一定的风险;不管是针对军队;还是商贾。”

苏天成点到为止;说到这里;不再开口了。

宋思军忽然明白意思了。

这里面;的确存在风险;但有着更为巨大的利益。

军队是属于朝廷所有的;也应该是朝廷来直接负担;军队也是听命于朝廷的;发生了什么事情;要不遗余力的维护朝廷的利益;如今;自己若是与江宁营结合起来了;将今后的命运;绑在了江宁营的车轮上面;会不会引发朝廷的忌讳;会不会因此落得身首异处。

但利益是不用说的;随着江宁营的发展壮大;说白了;随着苏天成地位的提高;自己所能够获得的好处;那是说不过来的;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旦抓住这个机会了;自己甚至有可能超过明初的沈万三。

宋思军一时间有些眩晕了;脑袋里面;一片的空白。

“宋老板;好好想想吧;今日的交谈;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若是透露出去半个字;可能有着不好的结果;你也不要急于做决定;认真想想吧。”

就在苏天成说完了这几句话之后;宋思军迅速的清醒了;多年的磨砺;促使他在最短的时间之内;下定了决心。

“在下已经明白了;在下就是一句话;一切听从大人的安排。”

苏天成脸上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他的眼光是准确的;宋思军果然有着这样的胆量;能够很快的明白过来;经过了稍微的彷徨之后;下定了决心。

“好;宋老板如此的表态;我很是高兴啊;既然这样;你回去之后;好好想想;做一些准备;时间大约在半年左右;也有可能是一年的时间;最好想清楚了;日后不要后悔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正文 第三百一十二章 霸气外露 !(霸

() 遴选军官的事情和找寻银子的事情,是两条线,同时进行的。レ…。si露ke。…♠思♥路&c露bs;客レ

江宁营虽然属于朝廷的军队,但朝廷没有给付一两银子的军饷,严格说,江宁营属于地方的武装部队,而大明朝的实际情况,地方武装部队,大多都是各级官员个人的武装力量,很多的时候,将士效忠于地方官员,不一定在乎朝廷的感受。

出于这样的情况,地方的民团,人数是严格限制的,否则岂不是到处都出现武装割据的情况,其实朝廷不需要过多的限制,只要不拨付银两,地方武装就无法发展起来,毕竟苏天成这类的官员,凤毛麟角,迄今为止,也就出现一人而已。

江宁营发展到如今的规模,两万将士,其实已经很是惹人注目了,加之其强悍的战斗力,不仅仅是兵部觊觎,就是一些指挥作战的将军,也暗暗打着主意,这种情况,出现好长时间了,一直都是苏天成特别担心的。

三边总督洪承畴,曾经有好几次,向兵部提出了奏折,意思是调遣江宁营,到陕西、山西、河南一带剿匪,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能够成功,如今,刚刚上任的总督陈奇瑜,也动了这样的心思了。

朱由检为了彻底剿灭流寇,有感于各地事权不一,任命陈奇瑜为兵部右侍郎、右佥都御使,总督陕、晋、楚、豫、川五省的军务,有权调动五省的军队,围剿流寇。这也是因为流寇出乎预料的开始进入了湖广和四川。令朱由检感觉到问题严重了。

陈奇瑜的权力是很大的,虽说是总理五省的军务。其实也可以干涉民政,征战期间,一切都是要为军务服务的,打战就需要银子和粮草,一部分由朝廷拿出来,一部分地方上自筹,所以说,为了保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