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部分 (第1/4页)

渠清泽警醒了。

“大人的意思,弘农卫这次的哗变,可能不是那么简单的。”

“有可能,不过我们没有证据,不能够随意的猜测,还是就事论事,我的考虑,恳请孙大人做出来决定,弘农卫的军士悉数调防,跟随孙大人剿灭流寇,河南府的安全事宜,悉数交给江宁营负责。”

控制三千多人,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这些军士不是流寇,不可能大开杀戒,而且看押期间,每天的消耗也是不少的。

苏天成立刻给孙承宗写信了。

好在孙承宗驻扎在陕西汉中,距离河南府不远。

五天之后,孙承宗亲自赶到了陕州。

苏天成和渠清泽,早就在陕州等候了。

见到苏天成之后,孙承宗的神情很是严肃,认真听了情况,直接审讯了弘农卫的卫指挥使,以及重要的几个组织者。

不到一天的时间,孙承宗掌握了所有的情况。

“苏大人,这件事情很是棘手啊,调防弘农卫的军士,这件事情不困难,可卫指挥使以及军官的处理,就不是简单的事情了,老夫看,还是要奏报朝廷的,调防军士的事情,老夫可以做主,可处理军官的事情,不能够轻易做决定。”

“下官也是这样想的,如何处理弘农卫的军官,一定要上奏皇上,不过下官以为,这样的事情,还是不要传开了,免得引发波动,若是有可能,直接禀报皇上,提出来处理意见,恳请皇上下旨。”

“这样做没有问题,老夫来操作,不过,江宁营可能要动一动了,马上就是春节了,流寇开始蠢蠢欲动了,他们在陕西的时间长了,想着动作了,老夫虽然做了不少的布置,可缺乏得力的军士啊。”

“江宁营听从大人的调遣。”(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正文 第四百零一章 张溥的建议

张溥很快就知道了弘农卫的事情。

苏天成本想着瞒住张溥,毕竟出了这样的事情,这等于是刺激张溥。如今的张溥,认识早就转变了,做的好好的,完全展现出来了自身的能力。

张溥找到他的时候,苏天成尚不知道是什么事情。

“张大人,你做的很不错,特别是府衙吏员和衙役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作风明显转变,你功不可没啊。”

“大人的夸奖,下官不敢当,下官今日是专门来说弘农卫的事情的。”

这真的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了,苏天成不想张溥说到弘农卫的事情,一直都是保密的,不过江宁营将士看着那么多弘农卫的军士,想要彻底保密,是不可能的事情,加之孙承宗专门到了陕州,肯定会引发一些议论的,尽管说弘农卫的军士在逐步的调防。

既然张溥提到了这件事情,苏天成也不好回避,否则就显得有些防备的意思了。

“弘农卫的事情,发生有些突然,好在如今想到了应对的办法,不知道张大人有些什么样的看法和意见啊。”

张溥的神色一直都很严肃,看样子对弘农卫的事情,还是想的不少的。

“大人,下官曾经在这方面专门琢磨过,所以有着一些不同的想法,设身处地的想,弘农卫此举找到的理由,令朝廷里面的大人,可能会有同期的看法,这就掩饰了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若是不能够追根溯源,日后可能还会有这等的事情发生的。”

听见张溥这样说,苏天成有了兴趣了。

“各地卫所。依照下官的看法,有些名存实亡的味道,朝廷拿不出来那么多的银子,再说军士的俸禄,普通军士每月一钱到三钱银子。而且还不一定能够及时到位,这点银子,养活家人,确实有些困难,只能说勉强糊口,下官以前鼓噪江宁营将士的俸禄很高。也是基于这样的看法。”

“这么长时间过去,下官仔细想过这件事情,说实话,刚开始还有些不服输,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可看到了诸多的事实。下官警醒了,若是坚持以前的看法,必然会铸下大错。”

“下官以为,卫所已经处于名存实亡的境地了,朝廷无力养活这么多的军队,军官因为俸禄低,或者是贪墨成性。肆无忌惮的盘剥军士,克扣军饷,吃空饷,军士为了找寻活路,侵扰百姓,杀良冒功,这等事情比比皆是,若是不能够正视这些问题,日后还会出现卫所军士哗变的事情。”

苏天成微微点头,张溥能够看到这些问题。已经是很不简单了,不过大明朝的军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