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部分 (第1/4页)

陕西境内流窜,不可能四处劫掠,就算是鞑子入关侵扰北直隶一带,孙承宗也能够妥善安排,稳住陕西的局势。

可孙承宗因为年纪大了,做事情还是有些不足的,比如说在开创方面。就显得有些缺陷,按说应该对流寇发动几次大规模的攻击的,但一直都没有,这是因为孙承宗一直都认为,手头的兵力,不足以彻底的剿灭流寇。

其实征战最为重要的方面,还不是兵力的多少,重点在于军心和战斗力。

流寇的士气遭遇到重创。特别是在张献忠带领的五万流寇,全军覆没,张献忠本人被生擒,而后被朝廷斩首之后,流寇中间的有些人,开始动摇了,认为今后没有什么前途了。想着能够投降朝廷,最不济也不至于掉脑袋。

至于说江宁营的威名,早就在流寇中间流传开来,谁都惧怕江宁营。流寇中间的某些有识之士,认为江宁营进入陕西是迟早的时候,到了那个时候,可能就是厄运来临的时候。

流寇抱着这样的心思,士气低迷,正是进攻的好机会,可惜孙承宗没有能够做出来决定。

毕竟流寇号称三十万人,孙承宗能够调动的兵力,不超过五万人,倒不是说只有这些军士,关键是军士多了,孙承宗养不活,朝廷拨付的饷银有限,最多能够维持到四万到五万的军士,用不足五万的军士,去对付号称三十万的流寇,这不是孙承宗做事情的风格。

苏天成也有着另外的一种想法。

几年时间过去了,江宁营建立了巨大的功勋,想要低调都不大可能了,这样的情况下,必然引发朝廷里面某些大人的猜忌,很有可能在皇上的面前说一些什么话,这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是很正常的情况,此等情况之下,谁知道朱由检会怎么想,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如此的情况下,孙承宗采用守势,迟迟不对流寇发起大规模的攻击,实际上是留给江宁营和自己机会,如果能够剿灭流寇了,建立了这样的功勋,不管是谁,都不能够轻易否定自己了,哪怕是首辅温体仁,也没有那样的能力了。

孙承宗有着非同一般的资历,朝廷里面的大臣,就是想着攻击,也要掂量一下自己的斤两,看看能不能起到作用,再说了,孙承宗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谁都知道,孙承宗不可能长时间占据高位,越是年纪大的人,越是平和低调,看透了一切,很少有激动的事情了。

张溥进入三堂的时候,苏天成正在沉思。

他与张溥之间的关系,已经很不错了,张溥这人,虽然有些高傲,也曾经因为高傲,走了一些弯路,但张溥的本性是很好的,没有什么歪心思,更没有被朝廷里面的党争彻底污染,认识到自身的问题之后,改正非常快,不到一年的时间,将河南府治理的井井有条。

“张大人,有什么事情吗?”

“秋收已经结束了,今年的收成很好,河南府再也不会出现饥荒的情况了,只是安置移民的事宜,还有些麻烦,今年以来,进入河南府的流民更多了,各州县都在叫苦了,上月统计的情况,河南府一州十三县,总人口已经突破两百万了,好在商贾很是消化了一些流民,帮了官府的大忙啊一号传奇最新章节。”

“这段时间,辛苦你了,府衙的事情,我几乎没有过问,一直都是在江宁营。”

“大人,万万不要这样说,下官一直都是向大人学习的,期盼能够建功立业,跟在大人的身边,下官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在想来,以前的所作所为,真是不堪回首,若不是遇见大人,下官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啊。”

“张大人,这些话就不要说了,你我之间不需要说这些了,目前有什么困难吗,安置流民的事情,我知道,很是辛苦,可这样的事情,我们必须要做,天大的困难,也是要承受的,你想想,因为河南府安置了诸多的流民,陕西、山西以至于河南一带,都很是平静,虽然说山西遭遇了很大的饥荒,但也没有出现巨大的波动,让老百姓有饭吃,是朝廷的责任,更是你我这些下面官员的责任啊。”

“大人,下官还是有些担忧的,河南府的承受能力有限,临近府州县大部分的流民,都涌进来了,万一承受不住了,后果不敢想象,府衙实施的户籍制度,与朝廷规定的有些不相符,若是遭遇弹劾了,恐怕事与愿违啊。”

“这件事情,不要去管他,我知道,有些大人看见河南府如此发展了,接纳了众多的流民了,内心是有些不舒服的,这不彰显出来他们无能吗,连下面的百姓都无法养活,我早就有这样的认识,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甘薯,我不弹劾他们,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