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部分 (第1/4页)

罗汝才猛地站起来了,看见李万庆还在屋里,摇了摇头,坐下了。

“李万庆,你先去休息吧,我和自成还有事情需要商议。”

李万庆走出屋子的时候,内心忽然羡慕李一川和刘国能了,两人归顺了朝廷,没有遭遇任何的损失,如今义军面临强大的江宁营,前途渺茫,不客气的说,几乎没有什么出路,偏偏在这个时候,罗汝才和李自成之间,产生了矛盾,大帅高迎祥被江宁营擒获了,不可能有生还的希望,义军的首领,要么是罗汝才,要么是李自成,两人之间可能会出现巨大的矛盾。

这可不是好的情况,从刚才的话语中,李万庆明白了,罗汝才的意思,二十万大军分散,各自突围,到山西和四川去,集聚力量,李自成的意思,二十万大军不能够分散,要抱成一团,而且要统一指挥权,不能够各自为战了,免得被一团一团吃掉。

仔细考虑,李万庆觉得,李自成的想法,成熟一些,越是这样的时候,越是不能够分散,本来就不强的战斗力,若是分散了,可能就真的没有希望了。

但李自成所说的统一指挥权,可不是简单的事情,二十万大军,有着那么多的头目,要求这些头目交出来指挥权,哪里是嘴上说的那么简单。

李万庆手下只有一千余人了,算不上一股势力了,可能他已经没有在李自成和罗汝才的眼里了,就算是人家统一指挥权,或者是争取支持,他也排不上号。

李万庆总算是有些明白了,自己为什么受到冷落,越来罗汝才和李自成考虑的问题,已经是大军的指挥权了,对他根本不会在意了。

李万庆很想找到一些头目聊天,但三天时间过去了,他几乎没有见到谁,也没有谁来拜访他,表示安慰,看来义军中间,肯定是发生什么事情了,虽说只有短短几天时间。

他和李自成之间的关系,本来就不是很好,眼看着李自成慢慢取得了众多军士的支持,这个时候,他若是知趣,赶快投靠李自成,可能有一条活路,否则,还不知道今后如何。

可内心里面,李万庆对罗汝才的印象好一些,虽说罗汝才诡计多端,不知道想些什么,但罗汝才对弟兄们还是不错的,跟着罗汝才,个人还是有着一些权力的。

隐隐的,李万庆感觉到,罗汝才可能斗不过李自成,不论是从个人的影响,还是从掌握的军队来说,李自成都占据很大的优势。

难道说唯一的出路,就是效仿李一川和刘国能吗。(未完待续。。)

正文 第四百九十七章 内讧(2)

李一川和刘国能的归顺朝廷,在流寇中间,引发了巨大的反响。

归顺朝廷的事宜,屡见不鲜,不算是什么稀奇事情,李自成、罗汝才都做过这样的事情,不过那是权宜之计,前脚投靠朝廷,后脚就再次的造反,归顺朝廷,已经是流寇的一种计谋,往往能够得到巨大的好处,甚至能够起死回生。

可这一次的情况不同了,流寇的对手是苏天成和江宁营。

想当初,紫金梁、老回回和张献忠,都是败在苏天成的手下,可他们都没有归属朝廷的机会,更不用说使用什么诈降的计谋了,凡是落到了苏天成和江宁营手里的流寇首领,几乎都被斩首了,没有诈降的机会。

李一川和刘国能不可能不知道这样的情况,在骁勇无敌的江宁营面前,使用诈降的计谋,等于是找死,这也就说明了,李一川和刘国能,是真的归顺朝廷了。

诈降需要诸多的办法,钱财美女等等,一样都不能够少,而且需要明军中间的某些将军配合,明军剿灭流寇的时候,往往都是召集几路大军,每一路大军的利益都不相同,这里面能够找到破绽,可面对江宁营的时候,没有这样的机会。

流寇的各个首领,也遇到了新的问题。

高迎祥带领十万大军偷袭江宁营的时候,李自成在军队中间,开始捏合诸多的头目,这种捏合,可没有众人想的那么简单,说白了,就是要求众人交出来指挥权,理由也是很简单的,义军需要统一指挥,几十万大军,若是继续各自为战。面临的结局肯定是悲惨的。

高迎祥战败被俘的消息传来之后,李自成加紧了步骤,强硬的提出来了,义军需要统一指挥,团结才是力量。

罗汝才也是支持李自成的意见的,这种意见确实是正确的,义军遭遇了最大的打击。关键时刻,确实需要抱成一团,这样才有可能抵挡江宁营。

不过罗汝才的想法有些不同之处,他认为如今的情况下,义军需要分散行动了,不能够继续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