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部分 (第1/4页)

剿灭流寇是不可能的,但只要取得了胜利,这就是铁的事实,在事实面前。苏天成找不到其他的借口,只能够是出兵围剿流寇了。

秦良玉还是注意保密的,以前就吃过这样的亏了,这一次,她不会调遣卫所军队,凭着白杆军的力量。剿灭小股的流寇,不是太大的问题。

不过,重庆府知府、同知等一些官员来拜访的时候,秦良玉还是透露了自己的想法,意思是想着,请重庆府的官员,有机会帮忙给总督苏天成大人说说,恳求苏大人早日出兵。

仅仅在重庆府逗留了五日,秦良玉就告辞了。

苏天成没有刻意挽留。他需要时间,做出来全面的部署。

秦良玉离开重庆府三日之后,重庆府知府和同知,才来拜访苏天成,在交谈的过程中,几个官员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见到这样的情况,苏天成有些不耐烦。他对重庆官吏的印象本来就不好,官逼民反。这是最为简单的道理,重庆距离夔州等地,还有一定的距离,但这里也出现大量本地流民了,这就值得深思了,若不是官吏盘剥过于厉害了。谁愿意出来流浪啊。

或许是苏天成的态度有些不对,知府和同知结结巴巴,没有说出什么话来,起身告辞了。

几天后,苏天成就为自己的态度。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下面开始传出话语,说是白杆军准备大举进攻流寇了,可江宁营还是按兵不动,那么骁勇善战的江宁营,也不过如此,恐怕还比不上白杆军。

听到这个风声的苏天成,大为吃惊,秦良玉离开重庆这么长时间了,这样的传闻从何而来的,总兵官离开重庆,难道是回去部署进攻流寇的事宜了。

苏天成很快想到,重庆知府和同知,前两天来的时候,说话吞吞吐吐的。

他马上派人,将两人请过来了,这一次,苏天成直截了当的开口询问,上次来,是不是有什么事情需要说的,直接说出来,不要有什么顾虑。

内心里面,苏天成期盼,不要是白杆军准备出动去剿灭流寇的事宜,那样可能会坏事的,或许白杆军会遭遇到更大的失败。

知府擦着脸上的汗滴,说出来了原委,果然是秦良玉将军做出了决定,要大举进攻流寇,用事实来说话,督促江宁营发动全面的进攻。

知府还说了,秦将军离开重庆的事情,委托他们给苏大人说说,恳请江宁营早日出兵。

苏天成的脸色铁青,恨不得宰了知府和同知。

他刚刚接到的情报,流寇忽然又了动作,开始大规模的集结,似乎是有什么行动,亦或是准备离开四川了。

苏天成百思不得其解,江宁营没有准备进攻,一直都在重庆,按说流寇大可不必惊慌,做出来这些动作的,他和洪承畴、渠清泽等人,分析了很久,最终还是没有弄明白,流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调动,按说流寇离开四川,那是不可能的,苏天成巴不得李自成这样做,只要李自成离开四川,进入河南或者是陕西,江宁营必将全力追击,一鼓作气剿灭流寇。

三人分析之后,最终得出的结论,流寇不可能离开四川,也可能是处于某种训练的必要。

得到白杆军准备进攻的消息,这一切就很清楚了,原来流寇是针对白杆军做的准备。

洪承畴、秦三德、孙传庭、刘铁汉、渠清泽等人,急匆匆的赶来了。

太子朱慈烺也过来了。

众人发现,苏天成的脸色阴沉,好像是碰见了很不好的大事情。

“太子殿下,臣今日要请罪。”

“苏大人,这是为何啊,吾不明白啊。”

“臣曾经派渠大人关注秦将军的一言一行,秦将军离开重庆之后,臣没有继续关注了,可臣没有想到,秦将军果然做出来了重大的决定,臣知道的迟了,臣有罪啊。”

“苏大人,发生了什么事情啊。”

“秦将军误解了臣的意思,以为江宁营不愿意剿匪,故而决定率领白杆军,对流寇发动进攻,临走之时,将这等想法,告知了重庆府知府、同知等官员,意思是白杆军用胜利的事实来证明,臣的想法是错误的,江宁营必须要发动全面进攻,恳请知府同知在臣的面前,请求江宁营出击,剿灭流寇,或许是臣的态度不好,知府和同知第一次来的时候,没有说出来这番话,臣今日才得知了这个消息。”

“原来是这样啊,吾以为,这不是苏大人的责任啊,秦将军一心想着剿灭流寇,命令白杆军出击,也很正常啊。”

“臣可以断定,白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