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部分 (第1/4页)

“徐大人可否预测一下,朝廷里面,会是什么态度。”

“要是下官预计不错,这个建议,初期是得不到支持的,朝中的文武大臣,会一致反对饿,但时间长了,就说不定了,最多半年,朝廷里面的态度,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苏天成的心里咯噔了一下,他也有这样的想法。

“徐大人认为,朝廷若是同意和后金握手言和,辽东是否会受到影响啊。”

徐尔一的神sè有些凝重了。

“大人,下官反对言和,正是看到辽东和边关的局势,若是朝廷答应言和,辽东和边关,肯定是会受到影响的,言和的下一步,就意味着互市,若是皇太极没有那么多的心思,这言和还好说一些,不过皇太极既然建立了大清国,不实现抱负,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双方言和,边关的防御一旦松懈下来,想要再一次的加强,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徐大人的意思,若要言和,也是可以的,但后金必须要做出来承诺,朝廷不能够放松辽东和边关的防御。”

渠清泽摇摇头。

“下官不是这个意思,下官想到的,主要还是剿灭后金,这个目的,目前是达不到的,但这个目标不能够放松,绝不能够因为皇太极要求言和,就放松了对辽东和边关的关注,那样就真的中了皇太极的jiān计了,可惜能够看透这里面厉害关系的人不多啊,朝廷里面,真正知道边关局势的,也没有多少人。”

说到这里,渠清泽叹了一口气。

“孙老大人的离世,真的是我大明的巨大损失啊,孙老大人熟悉辽东的局势,知道边关的形势,若是老大人还在,一定会坚持加强辽东和边关的防御的,皇上也能够时时刻刻关注的,可惜老大人驾鹤西去了。”

徐尔一离开之后,苏天成陷入到了沉思之中,皇太极写信要求握手言和的事情,肯定是会很快传出去的,这样的事情,替大明朝廷挣足面子,肯定是有人专门透露出来的,显示大明强大,后金心虚求饶,其实根本就不是这样,徐尔一说的非常中肯,朝廷里面,恐怕有不少人想着言和的,享受一下和平安宁的生活,他们到不一定从大明的未来出发,能够将目前的rì子过安稳了,就万事大吉了。。)

正文 第七百二十一章 当断则断

杀人不过头点地,但要下这样的决心,还是不容易的,尽管说渠清泽调查的材料很是详尽了,可真正要通过这个决定,还是需要做一些工作的。

按照事先拟定好的名单,有四十多个边军的军官,被抓起来了,这个动作进行的很是迅速,以至于祖大寿、吴三桂等人,都有些猝不及防的味道。

所有抓住的军官,在边军中间,都是影响不好的,甚至可以说是作恶多端的,这些人被抓住了,估计会是什么样的遭遇,那是不用说的。

能够在军队里面如此嚣张的人,背后肯定是有依靠的,也就是说,这些军官和上面的关系还是不错的,抓了这些人,造成的影响肯定是很大的。

内阁前首辅孙承宗去世了,苏天成回到了宁远,就有了这么大的动作,难道说京城里面,发生了什么变故,一时间,辽东有些震荡了,加之后金皇太极主动给皇上写信,恳请握手言和的消息,也慢慢传出去了,如此情况下,各种各样的议论都出现了。

苏天成不会动摇,一旦下定了决心,他就不会有丝毫的犹豫,不管朝廷里面,是不是发生变化,但边军的军纪,是必须要整顿的,任由这样的恶习蔓延下去,对于军队来说,将士毁灭xìng的的影响,以前的边军,想到的就是固守在城池里面,绝不会想到进攻的,更没有想过灭掉后金八旗军,能够守住城池。他们就感觉到满足了。

通过这么长时间的观察和感受,苏天成已经发觉了。边军根本就没有信心和斗志,自从崇祯四年的大凌河之战后,边军的斗志完全都丧失了,每rì里期盼的,就是后金的军队不要发起攻击,军官和军士看不见未来,尽管说江宁营进驻了辽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了大凌河城。但边军那种根深蒂固的恐惧,没有完全消除,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边军的各级军官,这些军官,可谓是骄奢yín逸,不守军纪。盘剥军士,不仅不能够带动军士的激情,反而起到了很坏的作用,偏偏这些军官,都是上面看重的人,有些甚至是心腹。

如此的情况下。整顿军纪,就成为很是紧迫的任务了。

苏天成清楚,军队是不一样的,整顿官吏,短时间之内。不会造成什么波动,就算是对士绅富户下手。影响也是慢慢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