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部分 (第1/4页)

既然分为了四个层次,那就肯定是有高下之分的,身份最为显贵的。还是江宁营卫指挥使以上军官的家人,江宁营卫指挥使以上的军官,不仅仅有军职,还有文职,这就表示他们的家人,身份也是不一般的,士绅富户的身份依旧是不同的,他们收到了大家的尊重。官府对他们的态度也是不错的,其次就是江宁营将士的家人。也是受到尊重的,最差的还是从后金逃回来的汉人,很多人回来之后,立刻剃掉了头发,头上戴着帽子,等着头发慢慢的长出来。

这样的情况。苏天成是知道的,但他不可能制止,人本来就不可能完全平等,身份地位的区别,什么时候都是存在的那种所谓人人平等的境况。只是在口号里面喊出来的,几百年之后也不可能做到的。

迁往登州和莱州的老百姓,依旧在增加,济南府和兖州府的人员,大量朝着登州和莱州聚集,青州府的老百姓,稳定很多,他们都知道,青州府也归苏天成管辖了。

山东巡抚能够管到的地方不多了,除开济南府和兖州府,剩下就是东昌府了,不过苏天成代管登州、莱州和青州,也是从抵御流寇的角度出发,巡抚也只能够是干瞪眼,再说了,山东乃是战略要地,也遭遇了诸多的战乱,和南方是无法比较的,这里的各级官府,穷的还是居多的,能够少管一些,也就少cāo心了。

二月十六,王大治带着大队人马,终于来到了登州。

大量的箱子被抬进了督师府,没有谁知道箱子里面装的是什么。

苏天成很清楚,一千万两白银来到了登州,他可以放心了,这一下可以施展手脚了。

宋思军是不可能舀出来这么多的白银的,这里面还有其他一些借来的白银,其中朱审烜借出了两百万两,朱由菘借出了两百万两,秦王朱存枢、瑞王朱常浩和韩王朱亶火脊各借出了一百万两白银,宋思军凑到了三百万两白银。

朱审烜和朱由菘是不用说的,两人得知苏天成需要借银子的时候,没有丝毫的犹豫,很爽快的就舀出来了两百万两白银,至于说秦王朱存枢、瑞王朱常浩和韩王朱亶火脊,也是不会犹豫的,他们在互市上面,赚到了大量的白银,可以说是富得流油了,借出去一百万两白银,也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除开朱审烜和朱由菘,其余几个藩王,都是清楚的,借给苏天成白银,肯定是不会吃亏的,当初苏天成到陕西出任巡抚,找他们借了白银,后来不仅如数归还了,他们还在互市里面,谋到了一处商铺,和蒙古部落做生意,大发其财,这一次苏天成建设登州和莱州,肯定是需要大量白银的,这些银子借出去,不需要担心,肯定是能够很快得到利润的。

朱审烜和苏天成的关系不一般了,不管从哪个角度出发,都是需要帮助苏天成的,至于说朱由菘,有着敏锐的政治眼光,肯定是支持苏天成的。

银子到了,苏天成安排的诸多事情,就可以开始实施了,包括码头的建设、造船厂的建设等等。

熊子健首先到了督师府。

厢房里面,苏天成神情严肃,一字一句的开口了。

“熊子健,你在江宁营的时候,长期管着后勤方面的事宜,知道江宁营的开销是巨大的,这些年,为了维持江宁营的运转,很多人都是耗费了大量的心血,安宁堡和靖边的互市,维持江宁营的运转,勉强还可以,但维持水师的开销,就没有多大的可能了,江宁营每年需要三百万两左右的白银,才能够维系,特别是研制火器的开支,颇为巨大,但这方面的银子,我们是不能够省下来的,这里面的艰辛,你很清楚。”

“这一次,你负责修建威海卫码头,我给你三百万两白银,必须在半年的时间之内,建设好码头,银子只有这么多了,不管你想什么办法,都要修建好码头。”

熊子健的身体颤抖了一下,长期管着江宁营的开销,银子他见过不少了,不过苏天成一口气舀出来这么多的白银,在他的思维里面,建设好威海卫的码头,不需要那么多的银子,最多也就是一百多万两白银就足够了。

“大人,下官以为,不需要这么多白银的,最多一百五十万两白银,下官保证修建好码头,若是不能够完成任务,请大人治罪。”

苏天成轻轻摇头。

“我知道你的想法,你的眼光,不能够仅仅局限在码头,我划出来了方圆十里的范围,难道说需要那么大的码头吗,肯定是不需要的,上次我已经说过了,配套的设施也是必须的,包括军营、民房、商铺等等,这些都是需要修建的。”

熊子健看着苏天成,有些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