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部分 (第1/4页)

刘铁汉和王大治等人,没有耽误,即刻出发。

他们带的人不多,每人带着二十人。每人配备了三匹最好的战马,都是能够rì行千里的战马。保证在三天的时间,将信函送到辽东。这样的任务,对于刘铁汉和王大治等人来,不算什么的,不过他们的心情是有些沉重的,要不是重大的事情。苏天成是不会安排他们亲自出马的,毕竟他们的身份不同了。

辽东的局势同样的平静的,徐尔一和洪承畴各自负责一块,秦三德可以管辖边军的事宜了,很是惬意。祖大寿等人,对秦三德很是恭敬。

平静的局势,在刘铁汉和王大治等人到来之后,发生了轻微的波动,不过这种波动,发生在最高层,对下面的军士,没有任何的影响。

紧接着,洪承畴到了督师府,找到了徐尔一,两人紧急磋商之后,以督师府的名义,下达了一道道的命令。

驻守在大凌河城的一万江宁营将士,抽调五千人,回到宁远待命,驻守锦州城的江宁营将士,抽调一万人,回到宁远待命,至于驻守宁远的江宁营将士,同样抽调一万人,整装待发,这样一来,驻守在辽东的江宁营将士,还剩下三万余人,其中大凌河城五千人,锦州两万人,宁远一万人,这样的力量是有些薄弱的,驻守榆林的榆林营将士,抽调一万五千人,赶赴辽东,其中一万人驻扎在大凌河城,五千人驻扎在锦州城。

只要守住了大凌河城和锦州,后金就不敢随意的猖狂。

如此大规模的兵力调动,全部都是在夜间进行的,不准泄露消息。

留在辽东的江宁营卫指挥使以上的军官,全部到宁远城待命,指挥部队的事宜,由卫指挥同知负责。

三月中下旬,一切的调防事宜,全部完成,集中在宁远城的两万五千江宁营将士,要分批次出发,前往登州、莱州和青州了。

就在这个时候,洪承畴与渠清泽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按洪承畴的身份,比渠清泽高很多的,两人之间,是不该发生什么争论的,可惜这样的争论,就是发生了。

“渠大人,我知道你话,苏大人是能够听得进的,我不需要留在辽东,一样可以到登州,我是江宁营都指挥使,应该追随大军的。”

“大人,不是下官不愿意啊,只是苏大人已经决定的事情,下官实在是不好啊。”

“有什么不能够的,大人这次调动军队,究竟是为了什么事情,我虽然还不知道准确的原因,但肯定是有变故出现的,留在辽东的江宁营将士,剩下三万多人,依靠着这些将士,固守关宁锦防线,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既然是固守,我就没有必要留在这里了,徐大人同样可以指挥的。”

“大人如此,下官不同意,苏大人决定大人留在辽东,肯定是有理由的,具体是什么理由,下官也是不知道的,不过下官相信,苏大人一定会解释清楚的。”

。。。。。。

争论持续了一个时辰的时间,洪承畴最终明白,自己肯定是需要留在辽东的,但为什么会出现这次大规模的调防,他也分析过了,后金成立了汉八旗,这不算是什么大事情,汉八旗的战斗力,和满八旗是不可能比较的,所以汉八旗对辽东,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洪承畴相信,朝廷里面,包括苏天成,都不会在意这件事情。

可不知道为什么,苏天成忽然写信来了,还带来了令牌,调防了如此多的军队,这明肯定是有大事情发生的,要不然苏天成绝不会这么做。

和渠清泽的争论,结束了,洪承畴也不想继续争下了。

“渠大人,我知道,你明白的事情多,苏大人这次做出来了重大的调防,我也是分析了诸多原因的,我个人的感觉是,辽东可能要发生一些改变了。”

“不知道大人的是哪方面的改变啊。”

洪承畴盯着渠清泽,看了好一会,确定渠清泽可能不知道调防的原因之后,才慢慢开口话。

“若是预料不错,朝廷可能要调整辽东的指挥权了。”

渠清泽吃惊的站起来了。

整个的辽东,知道这里面缘故的,只要他渠清泽一个人,这也是苏天成在信函里面清楚的事情,渠清泽想不到,洪承畴能够根据这次的调防,看出来其中的奥妙,这也非常不简单了。

渠清泽的吃惊,很好的掩饰了态度,也令洪承畴相信,渠清泽是真的不知道。

“大人,下官觉得不大可能吧,若是朝廷要调整了,苏大人怎么会知晓啊,而且提前调防,朝廷若是知晓了,会怎么看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