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部分 (第1/4页)

的锋芒,给予明军毁灭xìng的打击,至于说诸多汉八旗的旗主,是不会开口说话的,他们到崇政殿来,也就是听着,这些王爷和郡王,都是他们以前的主子,在主子面前,他们没有资格开口说话。

皇太极很是满意这样的讨论,一切基本都是自己做出来的安排,众人依旧是服从,不明事理的阿济格被自己训斥了,也是老老实实的呆在一边,不在开口说话了。

其实范文程通报的情况,其中的作战思想,就是皇太极的作战思想,这也是他详细思考之后,做出来的,也是他认为的最好的作战部署。

“朕决定了,这一次迎战明军,朕亲自担任主帅,多尔衮、豪格为副帅,这一次,我大清国一定要歼灭来犯的明军。”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m。qidian。阅读。)  ,

正文 第八百零八章洪承畴的纠结

辽东的形势表明,征伐即将开始了,作为江宁营都指挥使,洪承畴想到的自然是更多的,江宁营已经有十一万多将士了,不过他这个都指挥使,真正率领的将士,只有在辽东的三万人,登州、莱州和青州,本来有六万八千江宁营将士,这次苏天成再次征召了一万五千将士,总数超过十一万人了,这已经是一支庞大的军队了。

留在辽东,这是苏天成做出来的决定,洪承畴也想着,能够在辽东建功立业,毕竟登州和莱州,主要的任务还是恢复重建,暂时不会参与到征战和厮杀之中的,尽管说苏天成离开了辽东,但辽东的一切,暂时没有多少的变化,江宁营依旧是辽东的老大。

可这一切,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发生变化了,陈新甲入主辽东之后,采取了最为有效的措施,那就是提高边军和榆林营军士的军饷,这一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拉拢了边军军官的心,也令边军军士更加的服从陈新甲的指挥。

开年之后,洪承畴明显感觉到了,江宁营慢慢被边缘化了,虽说陈新甲和钱谦益没有直接插手江宁营的事情,但也基本没有关注江宁营,多数的战术布置,与江宁营也没有多大的关系了,自己参加的诸多会议,陈新甲和钱谦益两人说的,基本都是辽东的局势,说到的都是边军和榆林营的事宜。

洪承畴给苏天成写信,隐隐反应了这个方面的情况,但苏天成没有做出来明确的指示,只是要求洪承畴牢牢控制江宁营,或许将来守卫关宁锦防线的。还是江宁营。

最近一段时间,苏天成的要求突然多起来,主要是有关辽东的诸多变化,任何细微的变化,都要及时写信。这令洪承畴还是有一些欣慰的,他知道,苏天成还是关心辽东局势的。

至于说苏天成对辽东局势的分析,洪承畴自然认为是有道理的,在他的内心里面,一直都是崇拜苏天成的。

洪承畴是一个很傲气的人。轻易是不会服从谁的,现任内阁首辅杨嗣昌的父亲杨鹤,当年担任三边总督,指挥剿灭流寇战斗的时候,采取的是以招抚为主的战略,可洪承畴坚持自身的看法。以镇压为主,不会轻饶那些已经投降的流寇,因为洪承畴认为,流寇贼心不死,投降不过是想着喘息,一旦机会合适,就会再次造反。后来杨鹤因为招抚的决策失败。被免去了职务,洪承畴更是觉得,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跟随在苏天成身边这么多年了,铁一般的事实,令洪承畴真心感叹,自己比不上苏天成,尽管说苏天成年轻,但人家就是能够做出来睿智的决定,就是能够带领江宁营将士,剿灭流寇。打的蒙古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臣服,让后金鞑子不敢觊觎关内。

苏天成的能力,洪承畴是真正见识过的,而且苏天成做出来的每一项决定,事实证明都是正确的。剿灭流寇的时候,苏天成坚决不同意放过流寇的首领,全部都予以斩杀,但打败了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之后,苏天成反而给予这两个部落诸多的优待,特别是在安宁堡和靖边开展互市,如今的发展局势,证明这个决策是非常伟大的,朝廷不用担心宁夏、大同、榆林等地的边防了,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已经成为大明边关的坚定守护者。

苏天成进入辽东之后,果断决定舀下大凌河城,巩固了关宁锦防线,在这个基础上,苏天成没有决定对后金鞑子发动进攻,而是埋头致力于辽东的建设,这一决定,令辽东迅速稳定下来,开始出现了兴旺的景象,宁远城内和锦州城内的商贾云集,交易火爆,最大限度的证明了辽东的稳固,试想一下,若是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