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部分 (第1/4页)

静和调整。

两天之后,皇太极亲自到代善的府邸了,他带着济尔哈朗和范文程。

皇太极亲自到代善的府邸来,一来是看望代善的意思,二来也是想看看,经历了这么大的劫难,代善究竟会有什么样的改变,要说第二个目的是主要的。代善的身体不错,看样子没有遭受什么酷刑,身体是不用过于担心的,再说了,代善回到了沈阳,想着见面的人也是不少的,包括多尔衮、多铎、豪格与阿济格等人,都专门托人带信回来了,向代善问好。

正红旗的建设迫在眉睫,代善是正红旗的旗主,只有旗主回来了,才能够重建正红旗的,按照后金和大清国的规矩,就算是皇太极,也不好过于插手正红旗的组建事宜。

代善早就在府邸门口迎接了。

看着身穿素服的代善,皇太极很是感悟,再次见到代善,他感觉到代善的气质平稳了很多,有着看透一切的表现,若是有可能,代善甚至出家去做和尚道士了。

代善领着皇太极一行人,直接来到了书房。

进入书房,皇太极看见书桌上面有毛笔和砚台,桌上铺着宣纸,看样子这几天的时间,代善是在练字,这就很有意思了,代善是军人,从来不喜欢写字看书那些事情的,以前先皇曾经要求过,但代善也难以静下心来。

“二哥这几天练字啊,很不错啊。”

“皇上,臣回到了沈阳,恍若重生,一切都有些不适应,皇上的恩德,臣感激不尽。”

“二哥千万不要这样说,此次二哥受苦,朕也是脱不了干系的,让二哥安全回到沈阳,也是朕的职责啊。”

“皇上万万不要这样说,此次惨败,正红旗被全部歼灭了,那么多的勇士,就在臣的面前倒下了,臣痛苦不堪啊,这都是臣的失误,臣这几日一直都在反思,恳请皇上责罚。”

“二哥不要这么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回到了沈阳,一切都好了,朕还等着二哥重建正红旗,过去的事情,就不必挂在心上了。”

代善没有表现出来特别的激动,年纪大了,遭遇了这么大的变故,代善看透了很多的事情,并非是几句话,就可以感激涕零的,也可以说,经过了这些遭遇,代善想到的事情,更加的多了一些,也更加的实在一些了。

看见皇太极如此的关心自己,代善本不想多说的,他尚在思考的过程中,觉得自己所说的话语,恐怕会令诸多的满人权贵不服气,但皇上的关心,令代善觉得,有些话自己是必须要说出来的,否则内心会很不安。

“皇上,臣这次遭遇变故,有着很多话想说,思来想去,很多的话语都是废话,只是有三点建议,还请皇上听臣说之后,做出来决断。”

“二哥有什么建议,尽管说出来。”

“第一点建议,臣觉得,如今的情况下,我大清国还是与大明朝修好,暂时不要对抗的好,虽然说做到这一点很难,但只要皇上态度诚恳,短时间之内停止对抗和厮杀,还是有可能的。”

“第二点建议,臣觉得,我大清国满八旗的将士骁勇,骑兵更是天下无敌,可这样的认识,在江宁营出现之后,要改变了,江宁营的骁勇,臣是亲眼所见了,崇德元年,阿济格率领十万大军入关,损失了三万人,那个时候,臣还觉得有些不能够理解,之后江宁营攻下大凌河城,臣也以为是侥幸,如今臣是明白了,江宁营的确是我大清国满八旗最大的对手。”

“第三点建议,臣觉得,我大清国要注重神机营的建设了,我大清国的勇士,打小就是勇猛的,在白山黑水之间,敢于和野兽搏斗,可血肉之躯,是难以抵挡火炮的,江宁营火炮的杀伤力,臣是真正领教了,臣建议,皇上要花费最大的精力,配置先进的火炮,购置大量的燧发枪,增强我满八旗的战斗力,不要吝啬钱财啊。”

代善一口气说出来了三点建议,书房里面安静下来了。

其实这些认识,皇太极早就有所感悟的,战斗力方面的对比,大清国并非是处于劣势的,大明能够和满八旗对抗的,也就是苏天成领导的江宁营,可从双方经济上面的对比,问题就出现了,大清国多年没有能够入关劫掠了,拥有的财富是在逐渐消耗的过程之中,可大明有着好几处的亮点了,安宁堡和靖边的互市,南京的市舶司,包括登州的码头,这都是能够为朝廷和江宁营集聚银两的地方,反观大清国,几乎没有这样的亮点,一个是逐渐的消耗,一个是在慢慢的积累,时间长了,优劣自然就出现了。

皇太极也不是没有考虑过,究竟应该从什么地方选择突破口,以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